至贼
zhì zéi
  • 拼 音:zhì zéi
  • 注 音:ㄓㄧˋ ㄗㄟ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指对人危害最大的恶行。《荀子·修身》:“害良曰贼……保利弃义谓之至贼。”

  • 基本含义
    至极邪恶的贼人。
  • 详细解释
    至贼是指极其邪恶的贼人,形容其罪恶行径极其严重,危害极大。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极其邪恶、危害极大的人或事物,也可用于形容极其狡诈狠毒的人。
  • 故事起源
    《史记·项羽本纪》中有一则故事。项羽与刘邦争夺天下,项羽曾派遣韩信去攻打刘邦的都城咸阳,韩信却在途中投降了刘邦。项羽得知后十分愤怒,称韩信为“至贼”。这个故事中的“至贼”成了后来形容极其邪恶的贼人的成语。
  • 成语结构
    副词+名词。
  • 例句
    1. 这个杀人犯是个至贼,罪行累累。2. 这个贪官污吏真是至贼,居然敢贪污国家的钱财。
  • 记忆技巧
    可以联想至贼的发音“贼”,然后想象一个极其邪恶的贼人,行径极其恶劣,危害极大,从而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形容邪恶的成语,如“恶贯满盈”、“罪大恶极”等,以加深对于邪恶行径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偷了同学的铅笔盒,他是个至贼!2. 初中生:那个打架斗殴的人是个至贼,他伤害了很多人。3. 高中生:这个政府官员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真是个至贼!4. 大学生:这个公司的老板为了牟取暴利,不惜伤害员工利益,简直是个至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