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铨
zhōng quán
  • 拼 音:zhōng quán
  • 注 音:ㄓㄨㄙ ㄑㄨㄢ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三铨之一。 唐 代文官的选授由吏部尚书、侍郎分别主之。侍郎二人分别负责中铨和东铨,掌八品、九品官员的选授。《旧唐书·职官志二》:“尚书、侍郎,分为三銓。尚书为尚书銓,侍郎二人分为中銓、东銓也。”参见“ 三銓 ”。

  • 基本含义
    中铨指的是中央权衡,中央衡量的标准。
  • 详细解释
    中铨源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原意为衡量事物,确定标准。后来演变为指中央权衡、中央衡量的标准。
  • 使用场景
    中铨常用于形容中央权衡、制定标准的行为,也可用来批评某些人或组织过于强调权力,并以权谋私。
  • 故事起源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中有一则故事,当时晋国的僖公要选定继承人,他找到了一个名叫晏平仲的贤人,希望他能帮助决策。晏平仲建议用中铨来衡量继承人的能力和品德。最终,僖公按照中铨的标准选定了继承人。从此,中铨成为了权衡事物、制定标准的代名词。
  • 成语结构
    中铨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
  • 例句
    1. 这个政策是否符合中铨?2. 他一直在为中铨而奋斗。
  • 记忆技巧
    可以将中铨记忆为“中央权衡”,通过关联词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左传》,了解其中的故事和历史背景,以更好地理解中铨的含义和用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我们要按照中铨的标准来评价自己的作业。2. 初中生:学校组织了一次中铨活动,让我们参与制定学生会的规章制度。3. 高中生:老师告诉我们,我们要有中铨的眼光看待问题,不能只顾及个人利益。4. 大学生:在大学里,我们要学会权衡利弊,用中铨的思维来解决问题。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们应该遵循中铨的原则,不为个人利益而损害公共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