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律
zhōng lǜ
  • 拼 音:zhōng lǜ
  • 注 音:ㄓㄨㄙ ㄌㄩ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音律。 汉 蔡邕 《弹琴赋》:“爰制雅器,协之钟律。” 宋 苏辙 《祭范蜀公景仁文》:“顾惟平生,篤志钟律。” 清 方苞 《书考定<文王世子>后》:“故特徵天下有逸《礼》、古《书》、《毛诗》、《周官》、《尔雅》、天文、图纤、钟律、《月令》、史篇文字者,并诣公车,至者以千数。”
    原指编钟十二律,后泛指音律。《史记·律书论》:“在璇璣玉衡以齐七政,即天地二十八宿。十母,十二子,鐘律调自上古。”《三国志·魏志·杜夔传》:“ 夔 善鐘律,聪思过人,丝竹八音,靡所不能。”

  • 基本含义
    指音乐的节奏和调子,也引申为事物的规律和秩序。
  • 详细解释
    钟律一词最初源自音乐领域,指的是音乐作品中的节奏和调子。后来,这个词引申为事物的规律和秩序。在日常生活中,钟律常用来形容事物有条不紊、有规律地进行。
  • 使用场景
    钟律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各种场景,例如形容工作有条不紊、生活有规律、学习有节奏等。
  • 故事起源
    钟律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大雅·文王》中,其中有一句诗“钟鼓乐之,升阶抵之”。这句诗形容了古代宴会上钟鼓的声音和人们跳舞的场景,意味着宴会的进行有条不紊、有规律。
  • 成语结构
    钟律是一个名词性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1. 他的工作总是按部就班,做事有条不紊,真是钟律。2. 这个团队的合作非常有节奏感,他们之间的配合就像一台精密的钟表。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钟律”与音乐节奏和规律联系起来记忆,也可以将其与有条不紊、有规律的事物联系起来记忆。
  • 延伸学习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有关音乐的知识,了解不同音乐作品中的钟律表现,以及不同文化中对钟律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按照钟律做作业,先做数学,再做语文。2. 初中生:我觉得每天规律的作息时间是保持健康的钟律。3. 高中生:考试前,我会制定一个学习计划,按照钟律复习各科知识。4. 大学生:大学生活充满了各种钟律,上课、自习、社团活动都要有规律。5. 成年人:工作中,我喜欢按照钟律进行,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