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 音:xíng pì
- 注 音:ㄒㄧㄥˊ ㄆㄧˋ
- 繁体字:
-
- 基本解释
见“ 行僻 ”。
-
- 基本含义
- 指一个人的行为举止,言谈举止得体得当。
-
- 详细解释
- 行辟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行”和“辟”两个汉字组成。其中,“行”表示行动、举止,“辟”表示得当、得体。行辟指的是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得体得当,符合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这个成语一般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得体、守规矩、符合礼仪,是一种褒义词。
-
- 使用场景
- 行辟这个成语常用于赞美一个人的举止得体,可以用于各种场合,比如赞美一个人在公众场合的表现,或者称赞一个人在处理事物时的得体行为。
-
- 故事起源
- 行辟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庄子·外物》。故事中,庄子说:“行辟之人,非礼勿视。”意思是,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如果不符合礼仪,就不应该去看他。这个故事表达了行辟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即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应该得体,否则就会被人看不起。
-
- 成语结构
- 行辟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形容词短语。
-
- 例句
- 1. 他的言谈举止总是行辟得体,受到了大家的赞赏。2. 这位领导的工作作风一直都很行辟,深受下属的尊敬。
-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行辟这个成语与“行为得体”这个意思联系起来,行辟的“行”与“行为”谐音,意味着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得当,符合规范。
-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行为举止相关的成语,如“言行一致”、“言行不一”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的班长平时的言行都很行辟,是个好榜样。2. 初中生:老师常常告诉我们要注意言行得体,要像行辟的人一样守规矩。3. 高中生:在学校里,我们应该保持行辟的形象,做一个遵守规则的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