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炉
zhú lú
  • 拼 音:zhú lú
  • 注 音:ㄓㄨˊ ㄌㄨ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亦作“ 竹罏 ”。一种外壳为竹编、内安小钵、用以盛炭火取暖的用具。 唐 杜甫 《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诗之一:“易简高人意,匡牀竹火炉。” 宋 韩驹 《夜与疏山清公对语因设果供戏成长句》:“竹罏篝火曲木牀,乌柏为烛枫脂香。”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熏坑》:“时当冬月,坑火初燃……所费无多。 江 南柴灶, 闽 楚 竹炉,所需不啻什百也。” 傅尃 《重游惠山》诗:“竹炉未改前番火,松石强如我辈顽。”

  • 基本含义
    指人才或技能隐藏在平凡之中,喻指人才或技艺被埋没或未被重视。
  • 详细解释
    竹炉的炉子是用竹子制成的,外表看起来平凡普通。然而,竹炉中所燃的炭火却烧得旺盛,炉子内的火焰炙烤食物的效果也非常好。这个成语比喻人才或技能隐藏在平凡之中,可能被人们忽视或轻视,但实际上却具有非凡的才能或技艺。
  • 使用场景
    常用于表达一个人的才能或技能在平凡的外表下被埋没,或者形容一个人的潜力未被充分发挥。
  • 故事起源
    关于竹炉的故事并不多见。成语的起源可能与古代人们对竹炉的使用经验有关,他们发现竹炉虽然外表普通,但实际上却非常实用,炉子中的火焰炙烤食物的效果出人意料。这样的经验可能启发了人们创造出“竹炉”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才或技能的隐藏之处。
  • 成语结构
    主语+ 谓语+ 宾语。主语为人才或技能,谓语为被隐藏在平凡之中,宾语为竹炉。
  • 例句
    1. 他虽然外表平凡,但是他的才华就像竹炉中的火焰一样旺盛。2. 这位画家一直被人们忽视,然而他的画作却像竹炉中的火一样炙热动人。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竹炉的形象,想象一个普通的炉子却能燃起旺盛的火焰,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人才或技能相关的成语,如“金玉满堂”、“珠玉在前”等,以拓展词汇量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虽然他平时看起来很普通,但在学校里他的才华就像竹炉中的火焰一样炙热。2. 初中生:那个被人们忽视的学生,他的才艺就像竹炉中的火焰,一旦被点燃就会散发出耀眼的光芒。3. 高中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要像竹炉一样,不被外界的评判所干扰,坚持发展自己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