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持
xíng chí
  • 拼 音:xíng chí
  • 注 音:ㄒㄧㄥˊ ㄔㄧ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施用。《水浒传》第八七回:“﹝ 兀颜延寿 ﹞心中疑道:‘此必是 宋江 行持妖法。休问怎生,只就这里死撞出去。’”《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最下者行持符籙,役使鬼神,设章醮以通上界,建考照以达冥途。”
    佛教语。谓精勤修行,持守佛法戒律。《万善同归集》卷三:“是以佛法贵在行持,不取一期口辩。”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缁黄杂记》:“余读 刘兴朝 《悟道发真集》,其言曰:‘余少治儒术,长登仕版,盖未尝信佛也。三十有二岁,见 东林 长老 总公 ,与之语七日,始生信焉,即取其书,读之三年,盖恨其信之之晚也。然循其理而体会,则似悟还迷,依其法而行持,则蹔静还扰。’”参见“ 持行 ”。

  • 基本含义
    指一个人的行为举止端庄、得体,符合社会道德规范。
  • 详细解释
    行持源自《左传·襄公二十一年》:“行持者,人之所以为人也。”行持强调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应当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表现出的品质应该是端庄、得体的。
  • 使用场景
    行持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仪态或行为非常端庄、得体,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可以用于表扬一个人的品德高尚,也可以用于指责一个人的行为不合适。
  • 故事起源
    《左传》是西周时期的一部史书,其中记载了许多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言行。其中的这句话“行持者,人之所以为人也。”强调了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对于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 成语结构
    行持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 例句
    1. 他的行持一直都很好,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2. 这位公务员的行持很值得称赞,一直以来都秉持着高尚的品德。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行”字与端庄、得体的形象联系起来,将“持”字与举止、仪态联系起来,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言行举止”、“仪态万方”等,来扩展对于行为举止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应该要学会行持,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2. 初中生:老师常常表扬他的行持很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3. 高中生:作为学生代表,我会努力维护好学校的行持风气。4. 大学生:大学生应该要有良好的行持,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5. 成年人:无论在哪个场合,我们都应该保持行持得体,不失为一个有素质的人。希望这份学习指南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行持”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