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落帽
chóng yáng luò mào
  • 拼 音:chóng yáng luò mào
  • 注 音:ㄔㄨㄙˊ ㄧㄤˊ ㄌㄨㄛˋ ㄇㄠ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晋书·孟嘉传》:“﹝ 孟嘉 ﹞后为征西 桓温 参军, 温 甚重之。九月九日, 温 燕 龙山 ,僚佐毕集。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至,吹 嘉 帽堕落, 嘉 不之觉。 温 使左右勿言,欲观其举止。 嘉 良久如厕, 温 令取还之,命 孙盛 作文嘲 嘉 ,著 嘉 坐处。 嘉 还见,即答之,其文甚美,四座嗟叹。”后以“重阳落帽”为重阳登高,饮酒著文,风流雅兴之典。 唐 权德舆 《腊日龙沙会绝句》:“寧知腊日 龙沙 会,却胜重阳落帽时。”

  • 基本含义
    指无缘无故受到冤屈或冤枉。
  • 详细解释
    重阳,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意思,落帽指戴上冤枉的帽子。成语中的“重阳落帽”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无缘无故地受到冤屈或冤枉的情况。
  • 使用场景
    用于形容某人无辜受到冤屈或冤枉的情况,表示对不公正待遇的不满和抱怨。
  • 故事起源
    据说,这个成语的故事源自于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则轶事。苏轼在重阳节时前往官府祭祖,途中遭遇一场大雨,只得躲在一家酒店里。当时,有人散布谣言说苏轼是为了逃避重阳节的祭祖活动而躲在酒店里。苏轼对此感到非常冤屈,便写下了“重阳落帽”这个成语,表达自己受到冤枉的心情。
  • 成语结构
    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受到冤屈的情况。
  • 例句
    1. 他明明没有做错什么,却被人重阳落帽,实在是太冤枉了。2. 在这个案件中,被告被冤枉成凶手,完全是一个典型的重阳落帽的例子。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重阳”与“落帽”这两个词语进行联想记忆。想象在重阳节这一特殊的日子里,一个人突然被人戴上了冤枉的帽子,这样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了解重阳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和节日。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没有偷小明的铅笔,老师却让我留下来罚站,真是重阳落帽啊!2. 初中生:我明明按时完成了作业,却被老师说我没交,真是冤枉到家了,简直就是重阳落帽。3. 高中生:我没参与那个违规活动,却被校长认定是主谋,这简直就是一个严重的重阳落帽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