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谒
guò yè
  • 拼 音:guò yè
  • 注 音:ㄍㄨㄛˋ ㄧㄜ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顺道往访;前往谒见。《后汉书·梁冀传》:“ 南郡 太守 马融 、 江夏 太守 田明 初除,过謁 不疑 。”《资治通鉴·汉桓帝元嘉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言过其门,因而謁之,礼不专也。”《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二·步出夏门行》:“过謁王父母,乃在 太山 隅。”

  • 基本含义
    指超过正常范围或越过底线去访问、探望。
  • 详细解释
    过谒是由“过”和“谒”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过”表示超过、越出,而“谒”表示拜访、探望。它的基本含义是超过正常的范围或越过底线去拜访、探望。这个成语强调了行为的过度,常常用来形容人们过分侵犯他人的私人空间或权益。
  • 使用场景
    过谒这个成语常常用于批评那些不尊重他人隐私或越界行为的人。比如,当某人在没有经过允许的情况下进入他人的房间,我们可以说他过谒了他人的私人空间。此外,过谒也可以用来形容超越一定底线的行为,比如过分打扰他人的休息。
  • 故事起源
    过谒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孟子·公孙丑上》一文。故事中,孟子对一个官员说:“过谒之,谒过也。”意思是超过底线去拜访别人就是越界。后来,这个成语就逐渐流传开来,用来形容超过正常范围的拜访行为。
  • 成语结构
    过谒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 例句
    1. 他过谒了我的私人空间,没有经过我的允许就进入了我的房间。2. 这个商家过谒了我的隐私,非法获取了我的个人信息。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过谒”与“越界”联系起来记忆。想象一个人越过了别人的底线去拜访,就是过谒。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与尊重他人隐私和权益相关的成语,比如“窥豹一斑”、“侵犯隐私”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过谒了我的底线,没有经过允许就拿走了我的玩具。2. 初中生:他过谒了我的隐私,没有经过我的同意就看了我的日记。3. 高中生:他过谒了我的个人空间,没有经过我的允许就进入了我的房间。4. 大学生:他过谒了我的权益,没有经过我的同意就使用了我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