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倡三叹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yī chàng sān tàn ㄧ ㄔㄤˋ ㄙㄢ ㄊㄢˋ

    一倡三叹(一倡三歎) 

    《荀子·礼论》:“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谓一人歌唱,三人相和。后多用以形容音乐、诗文优美,富有余味,令人赞赏不己。倡,亦作“ 唱 ”。 晋 陆机 《文赋》:“虽一唱而三叹,固既雅而不艳。”《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十二·肃雍舞》:“一倡三叹,朱弦之声。” 宋 苏轼 《和蔡景繁海州石室》诗:“长篇小字远相寄,一唱三叹神凄楚。” 清 谭嗣同 《报刘淞芙书》二:“ 蔚庐 先生固稍逊,然称心而言,絶无依傍,一唱三叹,局度雍容。”

  • 基本含义
    形容人们对某种事物或现象的赞美、感叹。
  • 详细解释
    一倡三叹是一个四字成语,由“一倡”和“三叹”两个部分组成。其中,“一倡”意味着一次赞美或称赞,而“三叹”则表示三次感叹或敬佩。整个成语的含义是指人们对某种事物或现象的赞美和感叹程度之高。
  • 使用场景
    一倡三叹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对于一件事物或现象的极高评价和感叹。例如,可以用于描述一位艺术家的作品被众人赞美和称赞的情况,或者用于形容一部电影或小说引起观众或读者的深刻感叹和敬佩。
  • 故事起源
    目前关于一倡三叹的具体故事起源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可以推测,这个成语可能源自古代文人墨客对于优秀作品的赞美和感叹,以及对于才华横溢的人才的敬佩和推崇。
  • 成语结构
    一倡三叹是一个四字成语,由“一倡”和“三叹”两个部分组成。
  • 例句
    1. 这位画家的作品真是一倡三叹,令人叹为观止。2. 他的演讲令人一倡三叹,每个人都被他的才华所折服。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一倡”和“三叹”与赞美和感叹的程度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下当你对一件事物或现象赞美时,你会说一次“倡”,而当你感叹时,你会连续说三次“叹”。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赞美和感叹相关的成语,例如“一语破的”、“叹为观止”等,可以帮助扩展你的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故事太有趣了,我对它一倡三叹!2. 初中生:老师的讲解真详细,让我对这个知识点一倡三叹。3. 高中生:这本小说的情节设计非常巧妙,让我对作者的才华一倡三叹。4. 大学生:这位音乐家的演奏技巧太精湛了,我对他的艺术造诣一倡三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