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逸
yīng yì
  • 拼 音:yīng yì
  • 注 音:ㄧㄥ ㄧ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英俊卓越。 晋 葛洪 《抱朴子·擢才》:“英逸之才,非浅短所识。” 晋 葛洪 《抱朴子·接疏》:“以英逸而遭大明,则桑荫未移,而金兰之协已固矣。” 南朝 梁简文帝 《悔赋》:“壮武英逸,才为时出。”
    (2).指才智卓越的人。 晋 葛洪 《抱朴子·名实》:“ 汉 末之世, 灵 献 之时,品藻乖滥,英逸穷滞。” 南朝 梁 刘孝标 《与宋玉山元思书》:“天诞英逸,独擅民秀。”
    (3).潇洒;超脱。 晋 葛洪 《抱朴子·吴失》:“德清行高者,怀英逸而抑沦;有才有力者,躡云物以官躋。” 宋 范仲淹 《唐异诗序》:“诗家者流,厥情非一……如 孟东野 之清苦, 薛许昌 之英逸。”

  • 基本含义
    形容文辞优美,意境高远。
  • 详细解释
    英逸指文辞或词句的风格优美,意境高远,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感受。
  • 使用场景
    英逸常用于形容文学作品、诗歌、文章等的风格和表达方式,也可以用于形容音乐、绘画等艺术作品。
  • 故事起源
    英逸这个成语的起源尚不明确,但可以推测它源于古代文人对于文学艺术的追求和对于美的追求。在古代,文人士大夫们十分注重文辞的优美和意境的高远,因此形成了“英逸”的概念。
  • 成语结构
    英逸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英”表示风采出众,才华横溢,“逸”表示高远、出众。两个字合在一起,形容文辞或词句的风格优美,意境高远。
  • 例句
    1. 这篇文章的写作风格非常英逸,给人以美的享受。2. 这幅画的笔触非常细腻,展现出了一种英逸的艺术魅力。
  • 记忆技巧
    可以将“英逸”形象化为一位才华出众的文人,手持一支羽毛笔,写出一篇篇优美的文章,展现出高远的意境。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和艺术,深入学习古代文人的作品和思想,以及他们对于美的追求和表达方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这幅画的颜色和形状都非常漂亮,给人一种英逸的感觉。初中生:这篇文章的写作风格很有特点,语言优美,充满了英逸的气息。高中生:这首诗的意境非常高远,诗人通过优美的语言表达了一种英逸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