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吏
zuò lì
  • 拼 音:zuò lì
  • 注 音:ㄗㄨㄛˋ ㄌㄧ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谓担任官职。 晋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游山泽,观鱼鸟,心甚乐之。一行作吏,此事便废。” 唐 高适 《封丘县》诗:“乍可狂歌草泽中,寧可作吏风尘下。”

  • 基本含义
    指担任官吏或从事官僚职务。
  • 详细解释
    作吏一词出自《论语·季氏》:“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其中的“事思敬”一句,解释为对待官职要以敬意对待,尽心尽力,不敢有丝毫懈怠之心。
  • 使用场景
    作吏一词多用于描述人们对于担任官职的态度,强调要积极尽责,恪守职责,不敢有丝毫懈怠之心。
  • 故事起源
    作吏一词的故事起源于孔子的言论,强调了一个人在担任官职时要以敬意对待,尽心尽力,不敢有丝毫懈怠之心。这也是儒家思想中的一种价值观。
  • 成语结构
    作吏是一个动词短语,由“作”和“吏”两个字组成。
  • 例句
    1. 他一直以来都是以作吏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2. 在他的领导下,整个团队都以作吏的精神工作。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作吏”与“尽责”、“恪守职责”等词语联系起来,以帮助记忆该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儒家思想中的其他价值观,了解中国古代的官僚制度和官员职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好好学习,将来能做一个作吏的人。2. 初中生:作吏不仅要有才能,还要有责任心。3. 高中生:作吏是一种崇高的职责,需要时刻保持清正廉洁的品格。4. 大学生:作吏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良好的领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