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数
zhì shù
  • 拼 音:zhì shù
  • 注 音:ㄓㄧˋ ㄕㄨ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极其精深微妙的道理或事理。《素问·三部九候论》:“ 黄帝 问曰:‘余闻九针於夫子,众多博大,不可胜数……愿问其方。’ 岐伯 对曰:‘妙乎哉问也!此天地之至数。’” 晋 陆机 《辨亡论》:“是故先王达经国之长规,审存亡之至数。谦己以安百姓,敦惠以致人和,宽冲以诱俊乂之谋,慈和以结士民之爱。”
    (2).指事物发展的必然结果。《后汉书·赵咨传》:“夫含气之伦,有生必终,盖天地之常期,自然之至数。”
    (3).真实的本领、方术。《汉书·东方朔传》:“復使射他物,连中,輒赐帛。时有幸倡 郭舍人 ,滑稽不穷,常侍左右,曰:‘ 朔 狂,幸中耳,非至数也。’” 颜师古 注:“至,实也。”

  • 基本含义
    指极为少数,最后的数量或程度。
  • 详细解释
    至数是一个汉语成语,由两个字组成。至指的是最后、最终,数指的是数量。至数表示最后的数量或程度,指的是极为少数的情况。
  • 使用场景
    至数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数量非常少,或是表示某个程度已经到达了极限。
  • 故事起源
    至数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算术。在古代,人们使用算筹来进行计算,至数指的是算筹上最后一根筹子。因为算筹上的筹子数量有限,所以至数也就代表了最后的数量。
  • 成语结构
    至数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1. 这个班级的优秀学生至数不过十个。2. 那个地方的居民至数只有十几户。3. 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至数只有一个。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至数与算筹的形象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想象一根算筹上只剩下最后一根筹子,代表着最后的数量或程度。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数量相关的成语,如“寥寥无几”、“凤毛麟角”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班级上至数只有三个同学会唱歌。2. 初中生:这个城市的公园至数只有两个。3. 高中生:考上这所大学的学生至数不到百分之五。4. 大学生:这个项目的成功率至数只有百分之一。5. 成年人:这个城市的文化活动至数只有一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