铢秤
zhū chèng
  • 拼 音:zhū chèng
  • 注 音:ㄓㄨ ㄔㄥ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宋 代以铢为最小计量单位的秤。二十四铢为一两。 宋 阮逸 胡瑗 《皇祐新乐图记·皇祐权衡图》:“以百黍之重为銖,二十四銖为两,十六两为斤。臣 逸 、臣 瑗 谨详《周礼》及歷代至圣朝令文之制,定成銖秤一,钧秤一,石秤一。”

  • 基本含义
    指对事物进行权衡衡量,表示公正、公平、精确。
  • 详细解释
    铢秤,古代重量单位,用来称量物品的轻重。成语“铢秤”比喻对事物进行公正、公平、精确的权衡衡量。它强调了对待问题和处理事情时应当充分考虑各方利益,不偏袒任何一方,做到公正无私。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公正、公平的处理事情的态度和方法。可以用来形容法官审案时公正的态度,领导处理问题时公平的决策,或者朋友之间对待问题客观公正的态度。
  • 故事起源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战国时期,楚国有位官员叫贾生,他在楚庄王面前进献了一把铢秤。贾生告诉楚庄王,这把铢秤可以称量一切,无论轻重都能准确无误。楚庄王感到非常惊奇,于是命令贾生用这把铢秤来称量宫内的一只乌鸦。贾生将乌鸦放在一边,然后用铢秤称量了一下,结果铢秤没有动。贾生解释说,乌鸦是飞鸟,它的轻重需要用更精确的方式来权衡。从此以后,“铢秤”成为了形容公正、公平的象征。
  • 成语结构
    主体为名词“铢秤”,没有固定的修饰成分。
  • 例句
    1. 法官在审判过程中要始终坚持铢秤公正,不能偏袒任何一方。2. 领导在做决策时要用铢秤权衡各种利益,不能只考虑个人的私利。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将“铢秤”与公正、公平的概念联系起来。可以想象一个法官手持铢秤,在审判中公正地权衡各方的利益。
  •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公正、公平相关的成语,如“公正廉明”、“公平无私”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在考试时要对每个学生的答卷用铢秤公正评分。2. 初中生:班长在班级活动中要做到铢秤公正,不能偏袒自己的朋友。3. 高中生:学生会主席在处理学生投诉时要用铢秤公正,不能偏袒任何一方。4. 大学生:社团负责人在选拔新成员时要用铢秤公正,不能因个人关系而偏袒。5. 成人:领导在分配资源时要用铢秤公正,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