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缆
zhú lǎn
  • 拼 音:zhú lǎn
  • 注 音:ㄓㄨˊ ㄌㄢ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用竹篾绞成的粗索。常用以拴船。《元史·河渠志三》:“﹝竹络﹞既满,繫以竹缆,其两旁并埽,密下大桩,就以竹络上大竹腰索繫於桩上。” 沉从文 《边城》一:“老船夫不论晴雨,必守在船头,有人过渡时,便略弯着腰,两手缘引了竹缆,把船横渡过小溪。”

  • 基本含义
    指人才荒废、无人利用的状态。
  • 详细解释
    竹缆是由竹子制成的绳索,用于捆绑物品或搭建临时结构。比喻人才因为种种原因而被浪费或未被有效利用。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某个领域或某个地区人才匮乏、人才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
  • 故事起源
    竹缆这个成语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则寓言故事。相传有一位名叫徐福的古代巫师,他擅长驱使海兽,曾带领一支船队远航到了东海的岛屿。当地居民对徐福非常敬重,希望他能留下来教导他们。但是徐福却拒绝了他们的邀请,他说:“我不愿成为你们生活的竹缆。”意思是说他不愿意成为他们生活中没有作用的人,他希望能够继续追寻更广阔的世界。
  • 成语结构
    竹缆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竹”和“缆”两个词组成。
  • 例句
    1. 这个地区的科研人才一直处于竹缆状态,需要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力度。2. 这位年轻的艺术家才华横溢,却一直被冷落,真是一颗被埋没的竹缆。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根没有被人利用的竹缆,象征着人才的荒废和浪费。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了解更多关于人才的典故和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班级里有很多聪明的同学,但有些同学还没有发挥出自己的才能,他们就像是竹缆一样没有被利用。2. 初中生:我们学校的科技实验室设备齐全,但是人才却不够,所以一些设备就变成了竹缆。3. 高中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只有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才能避免成为竹缆。4. 大学生:大学期间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否则毕业后可能会陷入竹缆状态。5. 成年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势,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自己的才能,不要成为竹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