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侯
yì hòu
  • 拼 音:yì hòu
  • 注 音:ㄧˋ ㄏㄡ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县令。 宋 王玄 《吊耒阳杜墓》诗:“邑侯新布政,一为剪紫荆。” 明 屠隆 《綵毫记·乘醉骑驴》:“好拜上你邑侯呵,莫苦问山人踪跡。”

  • 基本含义
    指官职低微的官员。
  • 详细解释
    邑指小城镇,侯指封建时代的一种爵位。邑侯原指封建时代地位低微的官员,也可泛指地位卑微的人。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官职低微的人或地位卑微的人。
  • 故事起源
    邑侯一词最早出自《左传·襄公十一年》:“邑侯之事,唯君所命,是以不敢私。”此处邑侯指的是地位低微的官员,也可泛指地位卑微的人。
  • 成语结构
    名词+名词
  • 例句
    1. 他虽然是个邑侯,但是他一直以来都非常努力工作。2. 这位邑侯在朝廷里虽然地位低微,但他却是个诚实守信的人。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邑侯与地位低微的官员联系起来,形成记忆图像。可以想象一个官员低头走在小城镇的街道上,象征他地位低微。
  •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意义的成语,如“卑官下吏”、“寒门韬略”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虽然是个邑侯,但是他每天都认真学习。2. 初中生:他在班级里是个邑侯,但是他的努力得到了老师的认可。3. 高中生:虽然他的成绩一直不好,但他并不是一个邑侯,他有很强的自信心。4. 大学生:他在大学里是个邑侯,但是他积极参加社团活动,提升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