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眼
zhuō yǎn
  • 拼 音:zhuō yǎn
  • 注 音:ㄓㄨㄛ ㄧㄢ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眼光短浅的人。 宋 陆游 《杂兴》诗之六:“观人如观玉,拙眼喜讥评。”

  • 基本含义
    指眼力差,见识浅薄。
  • 详细解释
    拙眼是由形容词“拙”和名词“眼”组成的成语。拙指笨拙,不灵活,眼指眼睛。拙眼形容人眼力差,见识浅薄,无法看透事物的真相或内涵。
  • 使用场景
    拙眼常用于贬义语境中,用来批评那些见识短浅、缺乏洞察力的人。可以用于形容某人对某个领域或问题的了解非常肤浅,缺乏深度思考。
  • 故事起源
    《庄子·逍遥游》中有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叫鲁望的人,他的眼睛因为长期用来看远处的山川而变得非常精明,可以看透事物的本质。而另一个人叫鲁眼,他的眼睛只能看到近处的东西,对于远处的山川一无所知,因此他的眼力远不如鲁望。这个故事表达了眼力的重要性,以及拙眼的贬义含义。
  • 成语结构
    形容词+名词
  • 例句
    1. 他虽然读了很多书,但由于拙眼,对于这个问题仍然一无所知。2. 这个人拙眼无比,对于艺术的理解完全是肤浅的。
  • 记忆技巧
    可以将拙眼与拙笨的意思联系起来,拙笨的眼睛就是指眼力差,见识浅薄。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成语,如“明眸善睐”、“目光如炬”等,来丰富对眼睛和洞察力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眼睛拙拙的,看不清楚黑板上的字。2. 初中生:这个人眼力真拙,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回答。3. 高中生:拙眼之人,难以领悟这个世界的奥妙。4. 大学生:拙眼者只能看到表面,无法洞察事物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