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浮
yáng fú
  • 拼 音:yáng fú
  • 注 音:ㄧㄤˊ ㄈㄨ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翻动飘浮貌。 晋 木华 《海赋》:“於是鼓怒,溢浪扬浮,更相触搏,飞沫起涛。” 北周 庾信 《和张侍中述怀》:“冬严日不暖,岁晚风多朔。扬浮有怪云,细凌闻灾雹。”扬,一本作“ 杨 ”。

  • 基本含义
    形容飘浮不定,不牢固。
  • 详细解释
    扬浮是由两个意义相近的词组合而成,扬指的是飘扬、飘浮的意思,浮指的是不沉下去的意思。扬浮形容事物不稳定,容易变动。
  • 使用场景
    扬浮常用于描述人的情绪、态度或言行不稳定、反复无常,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变动不定。
  • 故事起源
    扬浮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荀子·劝学》一文中。荀子是战国时期的著名哲学家,他在这篇文章中提到:“故扬而不浮者,沉而不沉者,中而不中者,下而不下者,是皆人之所以失志也。”这句话中的“扬而不浮”就是指人的志向高远而不轻浮,不随波逐流。
  • 成语结构
    动词+形容词
  • 例句
    1. 他的情绪扬浮不定,一会儿高兴,一会儿又生气。2. 这个项目在初期投资阶段扬浮较大,需要谨慎考虑。
  • 记忆技巧
    可以将“扬浮”联想为一片轻飘的云,随风飘荡,不稳定的样子。可以通过观察云朵的形状和运动来强化记忆。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扬浮相关的成语,如“飘飘然”、“飘飘然若神仙”等,可以进一步扩展对这个主题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风吹得纸飞扬浮起来了。2. 初中生:他的心情像风一样扬浮不定。3. 高中生:这个人的态度扬浮不定,很难捉摸。4. 大学生:这个项目的前景还不确定,存在一定的扬浮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