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 音:hōng léng
- 注 音:ㄏㄨㄥ ㄌㄥˊ
- 繁体字:
-
- 基本解释
见“ 訇輘 ”。
-
- 基本含义
- 形容声音大而响亮,有力量。
-
- 详细解释
- 訇棱一词源于方言,最早出现在明代的小说《西游记》中。它是由两个相同的字“訇”组成,表示声音的重复和强烈。棱是指声音的响亮、有力量,形象地描绘了声音的特征。
-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声音大而响亮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气势磅礴、威武雄壮的场面。例如,在庆祝活动中,人们高呼助威的口号,声音震耳欲聋,可以用“訇棱”的成语来形容。
-
- 故事起源
-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孙悟空等人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在其中的一段描写中,孙悟空为了吓退妖精,大声吹响了自己的法器,发出了一声“訇棱”的巨响。这个场景形象地描绘了声音的强大和威力,因此成为了该成语的起源。
-
- 成语结构
- 成语“訇棱”是由两个相同的字“訇”组成的,形象地描绘了声音的重复和强烈。
-
- 例句
- 1. 他的声音訇棱,让人听了心悸。2. 这场演唱会的音乐声訇棱,震撼了全场观众。
-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訇棱”的发音与声音的特征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将“訇棱”的发音想象成一个巨大的声音,像雷声一样响亮、有力量,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声音相关的成语,如“喧嚣”、“嘈杂”等,加深对声音类成语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大象的脚步声訇棱地响起来。2. 初中生:演唱会上歌迷的呐喊声訇棱,震撼了整个场馆。3. 高中生:大风吹过,树叶在夜空中发出訇棱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