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谕
yòu yù
  • 拼 音:yòu yù
  • 注 音:ㄧㄡˋ ㄧㄩ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亦作“ 诱喻 ”。诱导教喻。《三国志·魏志·梁习传》:“ 习 到官,诱諭招纳,皆礼召其豪右。” 晋 道恒 《释驳论》:“乃大设方便,鼓动愚俗,一则诱喻,一则迫愶。”《大方便佛报恩经·恶友品》:“善言诱喻,软语问讯。” 宋 司马光 《送李汝臣同年谪官导江主簿》诗:“严明束吏手,诱諭提民耳。”

  • 基本含义
    用诱骗的方式引导他人去做坏事或说坏话。
  • 详细解释
    诱谕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诱”意味着引诱、诱惑,而“谕”则表示指示、命令。因此,诱谕的基本含义是用迷惑、欺骗的手段引导他人去做坏事或说坏话。
  • 使用场景
    诱谕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描述某人利用花言巧语或其他手段诱导他人做出不利于自身或他人的行为。它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不诚实、不道德的行为,并警示人们要警惕被他人的诱谕所蒙蔽。
  • 故事起源
    据传,诱谕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国君。这位国君在位时,有一天他的一位亲信官员前来劝告他对某个国家发动战争。然而,这位国君并不希望发动战争,于是他故意以一种诱人的方式向这位官员表示自己同意了他的建议。然而,当官员离开后,国君立即下令停止一切战争行动,表明他只是在诱谕这位官员。从此以后,人们就用“诱谕”这个成语来形容以欺骗的手段引导他人做坏事的行为。
  • 成语结构
    诱谕是一个由两个单独的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殊的结构。
  • 例句
    1. 他利用甜言蜜语诱谕她做了一些不道德的事情。2. 那个骗子用各种手段诱谕受害者交出了大量的钱财。
  • 记忆技巧
    记忆成语可以使用联想的方法。对于诱谕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用手中的诱饵引诱另一个人去做坏事。这个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 延伸学习
    要进一步学习和理解成语“诱谕”,可以阅读相关的故事和文章,了解更多关于欺骗和诱导的知识。此外,还可以尝试使用这个成语来写作,以加深对它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被同学的诱谕所迷惑,做出了不应该做的事情。2. 初中生:那个骗子用种种手段诱谕受害者上当受骗。3. 高中生:他利用甜言蜜语诱谕她做了一些不道德的事情。4. 大学生:政客们常常利用舆论诱谕公众去做他们想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