驺喝
zōu hē
  • 拼 音:zōu hē
  • 注 音:ㄗㄡ ㄏㄜ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贵官出行时传呼喝道的差役。《北史·郭祚传》:“故事,令、僕、中丞騶喝而入宫门,至於马道。及 祚 为僕射,以为非尽敬之宜,言於帝,纳之。下詔御在 太极 ,騶喝至 止车门 ;御在朝堂,至 司马门 。騶喝不入宫,自此始也。”《新唐书·李实传》:“ 实 尝与御史 王播 遇,而騶喝争道, 播 鉤责从者, 实 怒,奏 播 为 三原 令,廷辱之。”

  • 基本含义
    指高声呵斥、喝斥。
  • 详细解释
    驺喝是由“驺”和“喝”两个字组成的成语。“驺”是古代指马匹的品种之一,代表着威武、勇猛;“喝”表示大声呵斥、警告。驺喝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高声呵斥,表示严厉斥责或警告对方。
  • 使用场景
    驺喝常用于形容严厉斥责、警告别人的情景。可以用于描述老师对学生的严肃批评、领导对下属的严厉指责、父母对子女的严肃教育等情况。
  • 故事起源
    《淮南子·人间训》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一个叫伍子胥的人在楚国受到重用,但因为他的傲慢和过分的驱使手段,导致楚国被灭。伍子胥后来被秦国俘虏,成为奴隶。当时的秦王想要用伍子胥的才能,但是伍子胥拒绝了。秦王为了恶心他,就让他吃马粪。伍子胥吃完马粪之后,用马粪涂满自己的身体,然后高声喝斥秦王。这个故事中的驺喝,成为了后来驺喝这个成语的来源。
  • 成语结构
    驺喝是一个动宾短语,由“驺”和“喝”两个字组成,其中“驺”为形容词,表示威武、勇猛;“喝”为动词,表示大声呵斥、警告。
  • 例句
    1. 老师对学生的错误行为进行了一次严厉的驺喝。2. 领导对员工的工作态度进行了一次严肃的驺喝。3. 父母对孩子的不良习惯进行了一次严肃的驺喝。
  • 记忆技巧
    可以将“驺喝”想象成一匹威武勇猛的马在高声喝斥,形象生动,易于记忆。
  • 延伸学习
    如果想进一步了解成语“驺喝”的用法和相关知识,可以参考成语词典或相关的语言学习资料。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驺喝了同桌,因为他在课堂上讲话。2. 初中生:班主任对全班同学进行了一次严厉的驺喝,要求大家严守纪律。3. 高中生:校长在晨会上对学生的迟到现象进行了一次严肃的驺喝,提醒大家要按时到校。4. 大学生:教授对学生们的学术研究进行了一次严厉的驺喝,要求大家要认真对待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