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文
zī wén
  • 拼 音:zī wén
  • 注 音:ㄗㄧ ㄨㄣ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咨文 zīwén
    (1) [official communication]∶公文的一种。多用于同级官署或同级官阶之间
    (2) [report delivered by the head of a government on affairs of state]∶某些国家元首向国会提出的国情报告
    总统咨文

  • 英文翻译

    1.[旧] (平行机关的公文) official communication

  • 详细解释

    (1).旧时公文的一种。多用于同级官署或同级官阶之间。 清 黄钧宰 《金壶浪墨·关公轶事》:“当时取有咨文,非以空言塞责也。”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公牍序》:“公牘之体,曰奏疏,下告上之辞也;曰咨文,平等相告也。”
    (2).指某些国家的元首向国会提出的有关国事情况的报告。 吴玉章 《辛亥革命》二一:“﹝我﹞开了总统的抽屉,取出他的图章盖了印,把咨文发了出去。” 黄钢 《从中国看美国》:“ 艾森豪威尔 总统向他的高级助手……提出和商讨了那将在国会上要求通过的战争咨文。”

  • 基本含义
    咨文指的是征求意见或征询意见的文件或文章。
  • 详细解释
    咨文是指向他人请教或征求意见的文字或文件。它通常用于政府、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向专家、学者或其他相关人士咨询问题、寻求帮助或征询意见。咨文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多的信息、意见或建议,以便做出更明智的决策或采取更合适的行动。
  • 使用场景
    咨文通常在以下场景中使用:1. 政府部门向专家请教政策问题;2. 企事业单位征询专家意见来解决难题;3. 个人向老师或导师请教学术问题;4. 学生向同学寻求建议或意见。
  • 故事起源
    咨文一词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的《梁书·孝静传》中。据说,南梁朝的皇帝萧衍曾经派遣使者到北魏朝拜,他写了一篇很长的文章,内容包括向北魏皇帝请教政务问题和表达自己的观点。这篇文章被称为“咨文”。从此以后,“咨文”一词就逐渐成为征求意见的文件或文章的代称。
  • 成语结构
    咨文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 例句
    1. 我们需要向专家提交一份咨文,以便获得更多的建议和意见。2. 这篇咨文包含了我们对这个问题的分析和研究结果。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咨文这个词语:1. 将“咨”字与“询”字结合,形成咨询的意思;2. 将“文”字与“文件”联系起来,形成征求意见的文件或文章的含义。
  • 延伸学习
    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一步学习和扩展你对咨文的理解:1. 阅读相关的政府文件或公司报告,了解如何编写有效的咨文;2. 学习如何向他人请教问题,包括提出明确的问题和寻求建议的技巧;3. 阅读相关的新闻报道或专业书籍,了解咨文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请您帮我修改一下我的咨文,我想参加作文比赛。2. 初中生:我写了一篇关于环保的咨文,希望能得到更多人的关注。3. 高中生:我准备写一篇咨文,向学校提出关于课程设置的建议。4. 大学生:我正在撰写一份咨文,向导师请教关于论文选题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