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松
zhēn sōng
  • 拼 音:zhēn sōng
  • 注 音:ㄓㄣ ㄙㄨㄙ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松耐严寒,常青不凋,故以喻坚贞不渝的节操。 晋 戴逵 《贻仙城慧命禅师书》:“紫盖贞松,仍麾上辩;洪崖神井,即莹高心。” 唐 刘知几 《史通·曲笔》:“盖霜雪交下,始见贞松之操;国家丧乱,方验忠臣之节。” 清 纳兰性德 《卢子谅时兴》诗:“王孙伤岁暮,志士励穷节,劲莛矗惊飇,贞松翠霜雪。”

  • 基本含义
    指人的品德高尚,坚守正道,不受外界诱惑。
  • 详细解释
    贞松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贞”意为坚守正道、忠诚不渝,而“松”意为坚定不移、不屈不挠。因此,贞松的基本含义是指人的品德高尚,能够坚守正道,不受外界诱惑。
  • 使用场景
    贞松一词常用于形容人的品德高尚,特别是在面对诱惑或困难时能够坚守原则、不动摇的情况下。这个成语可以用于赞美那些忠诚、正直、坚定的人,也可以用于提醒他人要坚守道德和原则,不被外界的干扰所动摇。
  • 故事起源
    《史记·魏公子列传》中有一则故事,故事中的魏公子是一个品德高尚、坚守原则的人。据说,魏公子曾经在一棵松树下坐着读书,有人前来诱惑他,希望他放弃自己的原则。但是魏公子坚守贞节之心,毫不动摇地拒绝了诱惑。这个故事成为了后来“贞松”这个成语的来源。
  • 成语结构
    贞松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 例句
    1. 他在面对困境时展现出了贞松的品质。2. 她的操守高尚,一直以来都是个贞松之人。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来记忆“贞松”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坚定的松树,它在风雨中不倒不折,象征着一个人的坚守和品德高尚。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文化和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相关的成语,如“忠诚不渝”、“坚守原则”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像贞松一样,坚守自己的诺言。2. 初中生:他在考试中没有作弊,展现出了贞松的品质。3. 高中生:面对诱惑,她选择了坚守原则,是一个贞松之人。4. 大学生:在职场中,要保持贞松的品质,不被利益所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