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绳
yī shéng
  • 拼 音:yī shéng
  • 注 音:ㄧ ㄕㄥ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一根绳索。 汉 严遵 《道德指归论》:“胎之新乳也,一绳制之;及其为牡也,罗网不能禁也。”《后汉书·徐稺传》:“大树将颠,非一绳所维,何为栖栖不遑寧处?”《新唐书·王重荣传》:“ 珂 恃 太原 侮慢我,尔持一绳缚之。”
    (2).犹一行。 清 黄景仁 《清平乐·河间晓发》词:“茅檐士銼,著箇凄凉我,替戾声催装上驮,冷雁一绳先过。” 清 吴蔚光 《齐天乐·雁》词:“西风不管,共衰柳寒鸦,一绳吹乱。”
    (3). 清 代计算田亩的一种单位。《清文献通考·田赋五》:“ 顺治 元年设立官庄,是时近畿百姓带地来投,设为纳银庄头,愿领入官地亩者,亦为纳银庄头,各给绳地,每四十二亩为一绳。”

  • 基本含义
    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紧密,形影不离。
  • 详细解释
    一绳是指用一根绳子将两个物体绑在一起,比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密切,形影不离。这个成语强调了人际关系的紧密和重要性。
  • 使用场景
    一绳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亲密的朋友、夫妻、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用来形容团队合作中的密切合作关系。
  • 故事起源
    据说,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战国时期的一个故事。当时,有一个叫做姜尚的人,他的妻子非常聪明美丽,被人们称为“姜夫人”。姜夫人非常喜欢给姜尚编织衣服,她用一根绳子将衣服绑在一起,以示两人的关系紧密。后来,这个故事被人们传颂,并形成了成语“一绳”。
  • 成语结构
    一绳是由“一”和“绳”两个字组成的,其中,“一”表示一个,表示关系的紧密和不可分割,而“绳”表示绳子,比喻关系的牢固和紧密。
  • 例句
    1. 他们两个是一绳之友,从小一起长大,关系非常好。2. 这个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非常好,他们是一绳之合。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一绳”这个成语与绑在一起的绳子形象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图像,以帮助记忆。同时,可以将这个成语与人际关系紧密的场景联系起来,加深记忆。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与人际关系相关的成语,如“形影不离”、“肝胆相照”等,以丰富对人际关系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和我的好朋友是一绳之友,我们经常一起玩耍。2. 初中生:我和我的同桌关系非常好,我们是一绳之合。3. 高中生:班级里的同学关系非常紧密,我们是一绳之亲。4. 大学生:我们宿舍的人关系非常好,我们是一绳之友。5. 成年人:我和我的兄弟姐妹关系非常亲密,我们是一绳之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