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重
zhì zhòng
  • 拼 音:zhì zhòng
  • 注 音:ㄓㄧˋ ㄓㄨㄙ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沉重;不流畅。 茅盾 《子夜》七:“叫做‘云卿’的那位月牙须的狭长脸,很滞重地拖着脚步,落在最后。”《艾青诗选·自序》:“形象思维的活动,在于使所有滞重的物质长上翅膀。” 叶圣陶 《火灾·祖母的心》:“《国文教科书》不比儿歌,没有流转和谐的声调,唱着唱着,只听得一个个艰涩而滞重的字音。”

  • 基本含义
    指事物运动迟缓、沉重,没有活力。
  • 详细解释
    滞重是由“滞”和“重”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滞指停滞、不顺畅,重指沉重、缓慢。滞重形容事物运动迟缓、沉重,失去了活力,没有活力和灵动性。
  • 使用场景
    滞重常用来形容事物运动迟缓、沉重,或者指人的思维迟钝、行动迟缓。可以用来形容物体的移动速度慢、动作呆板,也可以形容人在做事时缺乏活力和灵感。
  • 故事起源
    《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这是一首古代的诗歌,描述了桃树的生长过程。其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一句中,“灼灼”形容桃花灿烂绚丽,而“夭夭”则形容桃花娇嫩。后来,人们将“灼灼其华”中的“灼灼”改为“滞重”,用来形容事物运动迟缓、沉重,没有活力。
  • 成语结构
    滞重是一个形容词+形容词的结构,形容词“滞”作为主要词语,形容词“重”作为修饰词,用来进一步强调事物运动迟缓、沉重。
  • 例句
    1. 这个机器运转滞重,需要检修一下。2. 他的思维滞重,总是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理解问题。3. 这个舞蹈动作滞重,缺乏灵动性。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桃花的形象联系来记忆“滞重”这个成语。想象桃花灿烂绽放,然后想象它们的运动迟缓、沉重,就能够记住“滞重”的含义。
  • 延伸学习
    通过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可以进一步丰富对“滞重”的理解和应用。例如,可以学习“滞涩”、“滞后”、“沉重”等词语,扩大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动作滞重,跑步很慢。2. 初中生:我今天的学习状态滞重,什么都不想做。3. 高中生:这个电梯滞重得很,需要等很久才能到达楼上。4. 大学生:这个项目的进展滞重,需要我们加快速度。5. 成人:她的思维滞重,总是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理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