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脉
yī mài
  • 拼 音:yī mài
  • 注 音:ㄧ ㄇㄞ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亦作“一脉”。1.河流或山脉的一支。 宋 惠洪 《同超然无尘饭柏林寺分题得栢字》:“勿轻一脉微,去涨万顷泽。”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八:“ 太行 一脉走蝹蜿,莽莽畿西虎气蹲。” 许地山 《换巢鸾凤》:“ 和鸾 所住的屋子靠近山边,屋后一脉流水,四围都是竹林。”
    (2).犹言一线,一缕。多用于连贯相承的事物。 元 张养浩 《秋日梨花》诗:“只知秋色千林老,争信阳和一脉存。” 明 李贽 《与焦弱侯书》:“不知 孔子 教泽之远,自然遍及三千七千,乃至万万世之同守斯文一脉者。” 清 万玉卿 《潇湘怨·撰诔》:“到今日呵,知他一脉情肠,两下各千迴百折。”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一》:“去年 北京 戒严时亦尝恢复杀头,虽延国粹于一脉乎,而亦不可谓非天下奇事之三也。”
    (3).亲族、师弟、诗文等前后相承的一系。《二刻拍案惊奇》卷三:“﹝ 娃娘 ﹞亦且认是自家中表兄妹一脉,甜言软语,更不羞涩。” 清 郑燮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南门六家, 竹横港 十八家, 下佃 一家,派虽远,亦是一脉。” 清 阮元 《书梁昭明太子文选序后》:“是《四书》排偶之文,真乃上接 唐 、 宋 四六为一脉,为文之正统也。”
    (4).中医指一种脉象。《素问·阴阳别论》“凡阳有五,五五二十五阳” 唐 王冰 注:“五阳谓五臟之阳气也。五臟应时,各形一脉,一脉之内,包总五臟之阳,五五相乘,故二十五阳也。”

  • 基本含义
    指一脉相承,血脉相连的关系。
  • 详细解释
    一脉的含义源自于中医学理论,指的是人体的血脉系统。成语中的一脉比喻家族血脉相传的关系,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发展、传承的连贯性。
  • 使用场景
    一脉常用于描述家族世代相传的事物,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一事物的发展沿袭。例如,可以说一个家族的家风一脉相承,或者某个行业的技艺一脉相传。
  • 故事起源
    成语“一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左传·宣公十年》:“一脉之血气,不可断绝。”这句话原意是指家族的血脉不能断绝,后来逐渐演变为成语“一脉”。
  • 成语结构
    形容词+ 名词
  • 例句
    1. 这个家族的事业一脉相承,一代比一代强大。2. 这家公司的管理模式一脉相承,始终保持着稳定和发展。
  • 记忆技巧
    可以联想成“一条脉络”,表示事物发展的连贯性。
  •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和了解更多与家族、传承相关的成语,如“世代相传”、“继往开来”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家一脉相承的家风是尊敬长辈。初中生:这个行业的技艺一脉相传,代代都有出色的人才。高中生:这个地方的文化一脉相承,历史悠久。大学生:这个家族的企业一脉相承,发展势头很好。成年人:我们一家人的传统观念一脉相承,注重家庭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