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口
xīn kǒu
  • 拼 音:xīn kǒu
  • 注 音:ㄒㄧㄣ ㄎㄡ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心口 xīnkǒu
    (1) [heart]∶心与口。心头,心
    (2) [the pit of the stomach]∶胸口

  • 英文翻译

    1.precordium; the pit of the stomach

  • 详细解释

    (1).心与口。 晋 葛洪 《抱朴子·酒诫》:“纵心口之近欲,轻召灾之根源。” 南朝 梁 王僧孺 《礼佛唱导发愿文》:“恣此心口,众罪所集。”
    (2).心头,心。 唐 张鷟 《游仙窟》:“今朝忽见渠姿首,不觉慇懃着心口。” 宋 周邦彦 《大有》词:“幸自也,总由他,何须负这心口。” 清 李渔 《蜃中楼·传书》:“心口把 朱 陈 相缔,犹未得赋于归。” 峻青 《海啸》序幕三:“他说不下去了,心口上像塞上了一块石头。”
    (3).胸口,胸膛。《儒林外史》第五回:“过了灯节后,﹝ 严监生 ﹞就叫心口疼痛……后来就渐渐饮食不进。”《红楼梦》第九八回:“那人説毕,袖中取出一石,向 寳玉 心口掷来。”

  • 基本含义
    指心里的想法和说出来的话不一致。
  • 详细解释
    心口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内心和外表之间的矛盾。当一个人心里想法和他说出来的话不一致时,就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他。这个成语强调了心与口之间的差异,暗示了一个人的真实意图可能与他所表达的不一致。
  • 使用场景
    心口成语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情境中使用。例如,当一个人表面上表示同意,但内心不同意时,可以使用心口成语来形容这种情况。它还可以用来描述一个人言行不一致,或者在重要场合说出不真实的话。
  • 故事起源
    心口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古代中国。在古代,人们认为心是人的灵魂所在,口是人的言辞表达。因此,当一个人的心和口不一致时,就被认为是虚伪和不诚实的表现。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学作品和故事中,用来形容人物的复杂内心和表达的差异。
  • 成语结构
    心口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心”和“口”。心代表心思、意图,口代表言辞、表达。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描述一个人内外不一致的情况。
  • 例句
    1. 他嘴上说着支持我,但是我能感觉到他的心口不一。2. 她经常说一套做一套,真是心口不一的人。3. 他虽然表面上很友善,但是心口不一,不能完全相信他的话。
  • 记忆技巧
    记忆心口成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1. 将心口成语与自己的经历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在说出与内心不一致的话时的情景。2. 将心口成语与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进行对比,并注意它们之间的差异。3. 将心口成语写在卡片上,放在常见的场景中,以便经常看到和复习。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心口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例如“口是心非”、“言不由衷”等。这些成语都与心口成语有类似的含义,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词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嘴里说着不怕,但是眼睛里却透露出害怕的神情,他的心口不一。2. 小学生:老师问小红是否完成作业,她心虚地回答说完成了,但是老师一看就知道她的心口不一。3. 初中生:小李表面上笑着说没关系,但是心里却很生气,他的心口不一。4. 高中生:小王明明知道答案却装作不知道,他的心口不一,让同学们都很不理解。5. 大学生:小张在面试时表现得很自信,但是HR感觉到他的心口不一,所以没有录取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