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言
zhí yán
  • 拼 音:zhí yán
  • 注 音:ㄓㄧˊ ㄧㄢ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执言 zhíyán
    [make positive assertions] 发表意见;提出建议
    执言守事,无所违禁

  • 详细解释

    (1).拿出主张;建白。《易·师》:“田有禽,利执言,无咎。” 王弼 注:“物先犯己,故可以执言而无咎也。” 孔颖达 疏:“故可以执此言往问之。” 唐 吴兢 《贞观政要·政体》:“自今詔敕疑有不稳便,必须执言,无得妄有畏惧,知而寝默。”
    (2).谓坚持自己的话,不改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折狱》:“公曰:‘井有死人,恐未必即是汝夫。’妇执言甚坚。公乃出尸于井,视之,果不妄。”
    (3).借口。《金史·叛臣传·张觉》:“及 金 人伐 宋 ,竟以纳 平州 之叛为执言云。”

  • 基本含义
    坚持自己的主张或观点。
  • 详细解释
    执言是指坚持自己的言论或主张,不容易改变立场。这个成语强调了个人坚定的立场和决心。
  • 使用场景
    在辩论、讨论或争论的场合中,用于形容一个人坚定地坚持自己的观点,不受外界影响。也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或逆境时,坚持自己的信念,不轻易妥协。
  •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源于《论语·子路》中的一句话:“子路曰:“衣锦尚絅,与衣锦还乡乎?”子曰:“恶乎不绥?宁武子退朝,士不我与也。子路曰:“执言而听于人,失人心矣。”子曰:“末之难矣,言之而不行,与之而不信也。”这段对话中,子路问孔子为什么不留在国家官位上享受荣华富贵,而是选择回乡。孔子回答说,退朝归乡是因为宁武子不再担任官职,而且他执政时没有和孔子一同工作。子路认为宁武子有这样的才能和地位,为什么不听从他的建议,孔子说,这是因为宁武子只是说而不行,人们不相信他的言论。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执言的含义,即坚持自己的观点,但也要有行动力和信誉。
  • 成语结构
    动宾结构,由动词“执”和名词“言”组成。
  • 例句
    1. 无论别人怎么劝说,他都执言不改。2. 在这个问题上,我坚持自己的观点,执言不移。
  • 记忆技巧
    可以将“执言”拆解为“执”和“言”,“执”可以理解为坚持,而“言”指的是言论或观点。可以想象一个人紧紧握住自己的言论,不轻易放手的形象,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坚持观点相关的成语,如“坚持己见”、“固执己见”等,以扩展对这个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我们要讲道理,不要执言不改。2. 初中生:面对同学们的质疑,他执言不移地坚持自己的观点。3. 高中生:在班会上,我执言不改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4. 大学生:在辩论赛中,他执言不动摇,成功说服了评委和观众。5. 成年人:在职场中,坚持自己的观点很重要,但也要学会听取别人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