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裙
zuò qún
  • 拼 音:zuò qún
  • 注 音:ㄗㄨㄛˋ ㄑㄩㄣ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劳作时用于防护的围裙。 潘漠华 《乡心》:“他慌慌放去墨斗,解开作裙。” 夏衍 《上海屋檐下》第一幕:“ 黄 父是一个十足的乡下人,褪了色的蓝粗布衫,系着作裙。”

  • 基本含义
    指男子穿女子衣裳,形容娘娘腔或柔弱无能的男子。
  • 详细解释
    成语“作裙”源于中国古代戏曲中的角色扮演,男演员在扮演女性角色时需要穿上女子衣裳。这个成语用来形容男性表现出女性特征或者失去男子气概,表现出柔弱无能的特点。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男子娘娘腔、软弱无能的形象。可以用于贬低某人的性格特点,或者用于戏谑某人的行为举止。
  • 故事起源
    成语“作裙”最早出现在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小说《喻世明言》中。故事中有一位名叫李寡妇的男子,因为娘娘腔的性格被人讥笑,他自嘲地说:“我就像个男人穿着裙子,真是‘作裙’了。”于是,这个成语就流传开来。
  • 成语结构
    动宾结构,动词“作”表示扮演,名词“裙”表示女子衣裳。
  • 例句
    1. 他总是哭哭啼啼的,真是作裙。2. 这个男人太娘娘腔了,简直就是作裙的。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作裙”这个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男人穿着女子衣裳,会让人觉得他失去了男子气概,变得柔弱无能。
  •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性别相关的成语,例如“娘娘腔”、“女扮男装”等,以丰富对于性别角色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声音很高亢,有点像作裙的。2. 初中生:他说话总是嗲嗲的,真是作裙。3. 高中生:他不敢承担责任,真是个作裙的男人。4. 大学生:他的穿着打扮太娘娘腔了,简直就是作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