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田使
yíng tián shǐ
  • 拼 音:yíng tián shǐ
  • 注 音:ㄧㄥˊ ㄊㄧㄢˊ ㄕㄧ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官名,掌管屯田诸事宜, 唐玄宗 时始置,后多由节度使兼领。《新唐书·宋庆礼传》:“以习识边事,拜 河东 、 河北 营田使。”《续资治通鉴·宋太宗端拱二年》:“二月,壬子朔,命 河北东 、 西路 招置营田,以 陈恕 等为营田使。”参阅《说郛》卷十引 前蜀 冯鉴 《续事始·营田使》。

  • 基本含义
    指负责营造农田的官员或农民。
  • 详细解释
    营田使是指负责营造农田的官员或农民。在古代,为了增加农田的面积以满足粮食需求,政府会派遣专门的官员或农民进行开垦和修筑农田。因此,营田使成为了一个代表农业生产的象征。
  • 使用场景
    在现代汉语中,营田使这个成语很少被使用。但当我们讨论农业生产、农村发展或农田改造等话题时,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形容负责农田建设的人员。
  • 故事起源
    营田使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农耕社会。在古代,农田的开垦和修筑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因为农田的面积直接关系到粮食的产量和人民的生活。政府会派遣专门的官员或农民来负责这项工作,他们被称为营田使。
  • 成语结构
    营田使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营田”表示开垦和修筑农田,而“使”表示负责的官员或人员。
  • 例句
    1. 这个地方的农田都是由他担任营田使修筑的。2. 他被任命为营田使,负责开发荒地。
  • 记忆技巧
    可以将“营田使”与农田开垦和修筑联系起来,想象一个负责农田建设的官员或农民。此外,可以利用联想记忆,将“营田使”与“农田开拓者”的形象联系在一起。
  • 延伸学习
    如果对农业发展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农业制度、农田开垦的历史和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等相关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想当一名营田使,帮助农民开垦更多的农田。2. 初中生:在古代,营田使是非常重要的职业,他们负责开发农田,保障粮食供应。3. 高中生:营田使在古代农耕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通过开垦荒地扩大了农田面积,提高了粮食产量。4. 大学生及以上:营田使是古代农业生产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工作对于国家的农业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