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鼓之色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zhōng gǔ zhī sè ㄓㄨㄙ ㄍㄨˇ ㄓㄧ ㄙㄜˋ

    钟鼓之色(鐘鼓之色) 

    指欢欣喜乐的面色,像欣赏音乐时表现出的那样。《管子·小问》:“夫欣然喜乐者,鐘鼓之色也。”《吕氏春秋·重言》:“显然喜乐者,鐘鼓之色也。”亦作“ 鐘皷之色 ”。 唐 李冗 《独异志》卷中:“欢欣众悦,鐘皷之色。”

  • 基本含义
    形容脸色红润、光彩照人。
  • 详细解释
    钟鼓是古代宫廷中的乐器,其音色高亢激昂。钟鼓之色比喻人的脸色红润、光彩照人,形容人健康、精神焕发。
  • 使用场景
    可以用来形容人的面色红润、健康的状态,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光彩夺目、生机勃勃。
  • 故事起源
    《史记·封禅书》中有“钟鼓之色”一词的记载,描述了封禅仪式中,汉高祖刘邦的面色红润、光彩照人,象征着天地之间的和谐。后来,这个词被用来形容人的面色红润、光彩照人的状态。
  • 成语结构
    由“钟鼓”和“之色”两个词组成,其中“之色”表示状态或特征。
  • 例句
    1. 她最近恢复得很好,脸上已经有了钟鼓之色。2. 这幅画色彩鲜艳,给人一种钟鼓之色的感觉。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钟鼓的高亢激昂的音色,来想象人的脸色红润、光彩照人的状态,从而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其他形容人的脸色的成语,如“红光满面”、“笑逐颜开”等,进一步丰富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她跑步运动后,脸上露出了钟鼓之色。2. 初中生:他每天坚持锻炼身体,所以他的脸上常常有钟鼓之色。3. 高中生:这位老师精神饱满,脸上总是带着钟鼓之色。4. 大学生:他在参加比赛后,脸上洋溢着钟鼓之色。5. 成年人: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他的面色恢复得很好,有了钟鼓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