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逐臭
hǎi shàng zhú chòu
  • 拼 音:hǎi shàng zhú chòu
  • 注 音:ㄏㄞˇ ㄕㄤˋ ㄓㄨˊ ㄔㄡ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典出《吕氏春秋·遇合》:“人有大臭者,其亲戚、兄弟、妻妾、知识,无能与居者,自苦而居海上。海上人有説其臭者,昼夜随之而弗能去。”后用以喻人嗜好怪僻。

  • 基本含义
    在海上追赶臭味,比喻追查并揭露坏人坏事。
  • 详细解释
    海上逐臭这个成语来源于《战国策·秦策四》。臭味是一种具有强烈气味的东西,人们通常会远离臭味。而在海上追赶臭味,则需要船只不断追踪,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因此,海上逐臭比喻人们追查并揭露坏人坏事,需要付出较大的努力和耐心。
  • 使用场景
    海上逐臭通常用于形容人们追查并揭露坏人坏事的行为。比如,可以用于描述警察追查犯罪分子、调查人员追查腐败行为等。
  • 故事起源
    据《战国策·秦策四》记载,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的秦国。当时,秦国的国君秦孝公想要削弱敌国晋国的实力,于是他命令大臣白起去晋国搜集情报。白起回答说:“臣愿以十万之众,从海上逐臭。”意思是说,他愿意带领十万大军在海上追踪臭味,以便找到晋国的弱点。这个故事成为了“海上逐臭”这个成语的来源。
  • 成语结构
    海上逐臭是一个四个字的成语,其中“海上”表示地点,意为在海上;“逐臭”是动词短语,意为追赶臭味。
  • 例句
    1. 警察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海上逐臭,将逃犯抓获归案。2. 调查人员通过海上逐臭,揭露了一起巨大的贪污案。
  • 记忆技巧
    可以将“海上逐臭”与追踪和揭露坏人坏事的意思联系起来。可以想象自己在海上追踪一股臭味,找到源头并揭露真相的场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海上逐臭”相关的成语,如“臭名远扬”、“臭味相投”等,以丰富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读侦探小说,里面的警察常常海上逐臭,找到了坏人。2. 初中生:老师教我们要勇于揭露不正之事,要像海上逐臭一样坚持下去。3. 高中生:学校组织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要用海上逐臭的精神去揭露社会问题。4. 大学生:在实习期间,我通过海上逐臭的努力,找到了公司内部的腐败行为并向上级报告了。希望以上的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