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恕
hóng shù
  • 拼 音:hóng shù
  • 注 音:ㄏㄨㄥˊ ㄕㄨ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宽容;宽大。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流业》:“清节之流,不能弘恕。”《南史·萧暎传》:“后为 北徐州 刺史,在任弘恕,人吏怀之。”《旧唐书·郑畋传》:“ 畋 文学优深,器量弘恕,美风仪,神彩如玉,尤能赋诗。”

  • 基本含义
    宽宏大量,广泛宽容。
  • 详细解释
    弘恕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弘意为广大、宽广,恕意为宽容、原谅。弘恕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心胸宽广,待人宽容,不计较小节,能够宽宏大量地对待他人的过错。这个成语强调了宽容和宽广的品质,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价值观之一。
  • 使用场景
    弘恕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豁达和宽容的品质。在社交场合中,当一个人遇到了他人的过错或犯错误时,如果他能够以弘恕的态度对待,宽容原谅他人,就能够显示出他的高尚品质和修养。此外,在教育和家庭中,弘恕也是一种重要的美德,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宽容和大度。
  • 故事起源
    弘恕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论语》中的一则故事。孔子的学生子贡问他:“有一种美德应该成为人们的主要目标,那是什么?”孔子回答说:“宽容和宽广。”这个故事表达了孔子对宽容和宽广品质的重视,弘恕也因此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成语。
  • 成语结构
    弘恕的结构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其中,“弘”是形声字,意为广大、宽广;“恕”是形声字,意为宽容、原谅。
  • 例句
    1. 他对朋友的过错总是能够以弘恕的态度来对待。2. 在困难的时候,他表现出了弘恕的胸怀,宽容了他人的错误。3. 只有具备弘恕的品质,才能够在人际关系中取得和谐和长久的友谊。
  • 记忆技巧
    记忆弘恕这个成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1. 将“弘”字想象成一幅宽广的画面,展示出宽广的胸怀。2. 将“恕”字想象成一个人原谅他人的姿态,展示出宽容的态度。3. 将“弘恕”这个成语与宽容和宽广这两个词联系起来,形成关联记忆。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弘恕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其他价值观,例如仁、义、礼、智等。这些价值观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对于理解中国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非常重要。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在游戏时把小红的玩具弄坏了,小红很生气,但是小明向她道歉,小红也很快地原谅了他,展现了弘恕的品质。2. 小学生:小明的朋友们在他生日会上弄翻了他的蛋糕,但是小明没有生气,而是以弘恕的态度宽容了他们的错误。3. 中学生:在班级里,同学之间难免会有一些矛盾和误解,但是以弘恕的态度对待,可以解决问题,维护班级的和谐。4. 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以弘恕的心态对待他人的过错,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