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论
duì lùn
  • 拼 音:duì lùn
  • 注 音:ㄉㄨㄟˋ ㄌㄨㄣ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互相议论;辩论。《旧唐书·刘宽夫传》:“少列 陈岵 进《注维摩经》,得 濠州 刺史。 宽夫 与同列,因对论之,言 岵 因供奉僧进经以图郡牧。”《景德传灯录·慧能大师》:“﹝ 慧能 ﹞寓止廊廡间,暮夜风颺刹幡,闻二僧对论,一云旛动,一云风动,往復酬答,未曾契理。”

  • 基本含义
    相互辩论、争辩
  • 详细解释
    对论指的是双方辩论或争辩的行为,通常是指双方针锋相对地辩论观点或主张。这个成语强调了双方的对抗性和辩论的激烈程度。
  • 使用场景
    对论常用于描述双方在辩论、争议、争执等情境下的行为。可以用来形容学术界的争论、政治领域的辩论、法庭上的辩护等。
  • 故事起源
    对论一词最早出现在南朝宋梁时期的《南史·崔鴻传》中。这个成语源于南朝时期的文化氛围,当时学术界有很多争论和辩论,对论成为了描述这种现象的一个词语。
  • 成语结构
    对论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 例句
    1. 他们在会议上对论得非常激烈,争执不下。2. 学术界经常会出现对论现象,各种观点都有人支持。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对”字和“论”字分开记忆。可以想象两个人站在对立的立场上进行辩论的场景,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辩论、争论相关的成语,如“辩驳”、“争辩”等,以扩大对这个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上两个同学在课堂上对论了很久,老师都没办法制止他们。2. 初中生:我们学校举办了一场辩论赛,同学们都积极参与,进行了激烈的对论。3. 高中生:政治课上,我们班同学对论了政府的政策是否合理,各抒己见,争论不休。4. 大学生:学术会议上,各位专家对论了最新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深入的讨论。5. 成人:在公司会议上,经理和员工对论了公司的发展方向和策略,为公司的未来做出了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