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庠
yú xiáng
  • 拼 音:yú xiáng
  • 注 音:ㄧㄩˊ ㄒㄧㄤ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周 代学校名。《礼记·王制》:“ 周 人养国老於东胶,养庶老於虞庠。虞庠在国之西郊。” 郑玄 注:“虞庠亦小学也。西序在西郊, 周 立小学於西郊…… 周 之小学为 有虞氏 之庠制,是以名庠云。其立乡学亦如之。”或曰,虞庠有二义。《周礼·春官·大司乐》“掌成均之灋” 清 孙诒让 正义:“案虞庠有二:一为大学之北学,亦曰上庠;一为四郊之小学,曰虞庠。《明堂位》云:‘米廪, 有虞氏 之庠也。’《文王世子》云:‘书在上庠。’此大学之虞庠也。《王制》云:‘虞庠在国之西郊。’《北史·刘芳传》引《王制》西郊作四郊,与《祭义》注合,是也。此小学之虞庠也。” 南朝 宋 颜延之 《皇太子释奠会作》诗:“虞庠饰馆,睿图炳睟。” 唐 柳宗元 《四门助教厅壁记》:“ 周 人置虞庠於四郊,以养国老、教胄子。”

  • 基本含义
    虞庠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谨慎、小心、警惕。
  • 详细解释
    虞庠源自中国古代的典籍《尚书》中的一句话:“虞庠孔棘,陈锡我玄黄。”其中“虞庠”意为小心谨慎,表示对待事物时应该谨慎小心,不可马虎大意。
  • 使用场景
    虞庠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对待事物时非常小心谨慎,不敢掉以轻心。可以用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形容一个人对待每个细节都非常谨慎。
  • 故事起源
    虞庠一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封建社会。在古代,人们对待事物时非常小心谨慎,以免犯错或遭受惩罚。因此,虞庠成为了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一个人对待事物时非常谨慎小心。
  • 成语结构
    虞庠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 例句
    1. 他在工作中总是虞庠小心,从不马虎大意。2. 这个项目非常重要,我们必须虞庠对待,不能有任何闪失。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虞庠这个词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走钢丝时非常小心谨慎,生怕一不小心就会摔下来,这样就能够记住虞庠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如果想进一步学习虞庠这个词语,可以阅读相关的古代文学作品、历史书籍或者参加相关的讲座和研讨会。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参加比赛时,我虞庠小心,一点也不敢大意。2. 初中生:考试前我会虞庠备考,认真复习每一个知识点。3. 高中生:准备大学入学考试时,我虞庠备考,不敢有丝毫马虎。4. 大学生:在做实验时,我会虞庠小心,以免出现意外。5. 成年人:在处理工作上的问题时,我会虞庠小心,避免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