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下史
zhù xià shǐ
  • 拼 音:zhù xià shǐ
  • 注 音:ㄓㄨˋ ㄒㄧㄚˋ ㄕㄧ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 周 秦 官名,即 汉 以后的御史。因其常侍立殿柱之下,故名。《史记·张丞相列传》:“而 张苍 乃自 秦 时为柱下史,明习天下图书计籍。” 司马贞 索隐:“ 周 秦 皆有柱下史,谓御史也。所掌及侍立恆在殿柱之下。”
    (2).为御史的代称。 唐 李白 《赠宣城赵太守悦》诗:“公为柱下史,脱绣归田园。”
    (3).指老子。参见“ 柱下 ”。
    (4).星名。《晋书·天文志上》:“极东一星,曰柱下史,主记过,左右史,此之象也。”

  • 基本含义
    指担任官职的人员,特指在地方上做官的人。
  • 详细解释
    柱下史是古代官府中的一种职务,主要负责记录案卷、起草公文等工作。成语“柱下史”借指担任官职的人员,特指在地方上做官的人。这个成语主要用来形容官员、官吏。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官员或官吏在地方上任职。也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工作勤奋、认真负责的人。
  • 故事起源
    柱下史一词最早出现在《晋书·职官志》中,是指在地方上做官的人。在古代,官府中的柱子上通常会悬挂官吏的职位牌,而柱下就是指这些官吏所在的位置。因此,柱下史就成为了指官员、官吏的称呼。
  • 成语结构
    主语 + 柱下史
  • 例句
    1. 他是一个勤勤恳恳、一丝不苟的柱下史。2. 这个地方的柱下史工作非常出色,备受赞扬。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柱子和地方的官吏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柱子上挂满了官吏的职位牌,而柱下史就是指在地方上做官的人。
  •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古代官制和官员的相关知识,深入了解古代社会的行政管理体制。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柱下史是一个负责记录案卷的人。2. 初中生:这个地方的柱下史工作非常出色,备受赞扬。3. 高中生:他是一个勤勤恳恳、一丝不苟的柱下史,备受上级的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