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性
yǎng xìng
  • 拼 音:yǎng xìng
  • 注 音:ㄧㄤˇ ㄒㄧㄥ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养性 yǎngxìng
    [mould a person’s temperament] 陶冶心性

  • 英文翻译

    1.【医】nature-cultivation

  • 详细解释

    (1).谓修养身心,涵养天性。语本《孟子·尽心上》:“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淮南子·俶真训》:“静漠恬澹,所以养性。”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颐养·听琴观棋》:“弹琴实堪养性。” 王西彦 《静水里的鱼》:“乡村恬静的生活,究竟比外面困顿奔波的情形更适宜于摄生养性。”
    (2).道士修行的一种。静处一室,屏去左右,澄神静虑,也称入静。《水浒传》第一回:“这代祖师,号曰 虚靖天师 ,性好清高,倦於迎送,自向 龙虎山 顶结一茅庵,修真养性。”
    (3).养生。性,通“ 生 ”。《吕氏春秋·本生》:“物也者,所以养性也。” 高诱 注:“物者,货贿,所以养人也。”《后汉书·方术传下·华陀》:“晓养性之术,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

  • 基本含义
    培养和修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和个性特点。
  • 详细解释
    养性是指通过修养和培养,使自己的道德品质和个性特点得到提高和完善。养性强调的是个人修身养性,注重内在的修养和自我提升。
  • 使用场景
    常用于教育、道德、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讨论和指导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有修养、有涵养,注重道德修养和人品培养。
  • 故事起源
    养性一词最早见于《周易·系辞上》:“道者,养性之本,教道之道也。”意思是道是养性的根本,是教导修养的方法。这里的养性指的是培养和修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和个性特点。
  • 成语结构
    养性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养”是动词,意为培养;“性”是名词,意为道德品质和个性特点。
  • 例句
    1. 他一直注重养性,所以在工作中表现得非常成熟稳重。2. 她的养性很好,总是能够保持冷静和理智的态度。
  • 记忆技巧
    可以将养性与养花养草的概念联系起来,想象自己在修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和个性特点时,就像在精心照料和培养一盆盆美丽的花草一样。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道德修养和个性培养的书籍和文章,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和品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应该养性,做一个有礼貌、懂规矩的好孩子。2. 初中生:养性是我们成长过程中需要重视的一部分,它关系到我们的人生道路选择和发展方向。3. 高中生:在高中阶段,我们应该注重养性,培养自己的领导能力和责任感,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