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绶
zhāng shòu
  • 拼 音:zhāng shòu
  • 注 音:ㄓㄤ ㄕㄡ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官印和系印的丝带。亦泛指官印。《西京杂记》卷二:“ 朱买臣 为 会稽 太守,怀章綬还至舍亭,而国人未知也。”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上益加知遇,面赐章綬,累召对。”
    (2).指官位。 宋 曾巩 《归老桥记》:“今 柳侯 ……方为天子致其材力以惠元元之时,虽欲遗章綬之荣,从湖山之乐,余知未能遂其好也。”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九:“一门群从,章綬鼎盛,可谓殊荣曼福,备於一身已。”

  • 基本含义
    指人的品行高尚,有德行和才能。
  • 详细解释
    章绶原指古代官员的服饰,后来用来比喻人的品德和才能。形容人有德行高尚,才能出众。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人的品行高尚,或者指人的才能出众。可以用来夸奖他人的优点,或者自豪地形容自己。
  • 故事起源
    章绶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了项羽赞扬刘邦为“章绶之器”。这里的“章绶”指的是刘邦的品行和才能,意味着他具备了成为大事之才的德行和才能。
  • 成语结构
    章绶是一个固定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 例句
    1. 他虽然出身贫寒,但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才智,成为了一位章绶之才。2. 这个学生品学兼优,真是个章绶之材。3. 她是我们学校的一朵明珠,是一位真正的章绶。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官服”、“品行”、“才能”等相关的词语进行联想,帮助记忆“章绶”的含义。可以将其与一个高贵的人物形象联系在一起,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个成语。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章绶”相关的成语,如“章台杨柳”、“章华绣服”等,以丰富自己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我们班的章绶,每次都是班级的榜样。2. 初中生:老师夸奖他是学校的章绶之才,他的努力得到了认可。3. 高中生:他的品行高尚,才智出众,是一位真正的章绶。4. 大学生: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努力成为社会需要的章绶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