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波
hóng bō
  • 拼 音:hóng bō
  • 注 音:ㄏㄨㄥˊ ㄅㄛ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洪水。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济水一》:“比率百姓,议之于臣,伐石三谷,水匠致治,立激岸侧,以捍鸿波。” 唐 李白 《崇明寺佛顶尊胜陀罗尼幢颂》:“ 共工 不触山, 媧皇 不补天,其鸿波汩汩流, 伯禹 不治水,万人其鱼乎!”

  • 基本含义
    指巨大的声势或影响力。
  • 详细解释
    鸿波一词来源于古代《诗经》中的《鸿鹄》一篇,原本用来形容鸿鹄飞翔的场景。后来,人们将其引申为形容某种巨大的声势或影响力,通常指某种重大事件或人物所引起的波澜。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某种势头浩大、影响广泛的局势或事件。
  • 使用场景
    鸿波一词常用于描述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重大事件或人物的影响力。比如,可以用来形容某位政治家的演讲引起了鸿波,或者某个经济政策的实施引发了社会的鸿波。
  • 故事起源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的《鸿鹄》一篇描述了鸿鹄飞翔的壮丽景象,后来人们将其中的“鸿”和“波”两个字组合起来,引申为形容巨大的声势或影响力。
  • 成语结构
    鸿波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1. 这次国际会议的召开引起了鸿波,各国代表纷纷发表了重要讲话。2. 这位演员凭借一部电影在国内外引起了鸿波,成为了当红的影视明星。
  • 记忆技巧
    可以将“鸿波”这个成语与鸿鹄飞翔的场景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巨大的鸿鹄扇动翅膀所引起的波澜,从而记忆该成语的基本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鸿波相关的成语,如“鸿篇巨制”、“波澜壮阔”等,以丰富自己的成语库。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学校举办的运动会引起了鸿波,大家都很兴奋。2. 初中生:这部电影的上映掀起了鸿波,很多人排队买票。3. 高中生:这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在学术界引起了鸿波,被广泛关注和讨论。4. 大学生:这个创业项目的成功使他成为了商界的新星,引发了鸿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