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眼
de yǎn
  • 拼 音:de yǎn
  • 注 音:˙ㄉㄜ ㄧㄢ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原谓盲人复明。 晋 法显 《佛国记》:“精舍西北四里有榛,名曰得眼木。有五百盲人,依精舍住此,佛为説法,尽还得眼。盲人欢喜,刺杖著面,头面作礼,杖遂生长丈,世人重之,无敢伐者,遂成为榛。是故以得眼为名。”后用以比喻人由迷昧而得醒悟。 宋 黄庭坚 《渔家傲·江宁江口阻风戏效宝宁勇禅师》词之二:“三十年来无孔窍,几回得眼还迷照。”

  • 基本含义
    指人的眼力敏锐,能够迅速看清事物的本质或真相。
  • 详细解释
    得眼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眼力敏锐,能够迅速看清事物的本质或真相。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某人的眼睛好像得到了突破一般,能够看得很清楚,不会被外表所迷惑,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
  • 使用场景
    得眼这个成语经常用来形容某人在某个领域或某个问题上的洞察力和敏锐度。比如,当描述一个人能够迅速看出别人的真实意图时,可以使用得眼来形容。
  • 故事起源
    得眼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卷八十一·孔子世家》中。故事讲述了孔子评价自己的弟子子路时说:“子路得眼。”意思是子路的眼力很好,能够看清事物的本质。从此,得眼就成为了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用来形容眼力敏锐的人。
  • 成语结构
    得眼是由动词“得”和名词“眼”组成的。其中,得表示获得、得到的意思,眼表示眼睛。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指通过某种方式获得了敏锐的眼力。
  • 例句
    1. 他对人的判断非常准确,真是得眼。2. 她一眼就看出了这个问题的关键所在,真是得眼如炬。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眼睛”相关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的眼睛非常亮,好像得到了某种特殊的能力一样,能够看得很清楚。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得眼的意思。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得眼相关的成语或词语,比如“目光如炬”、“洞察力”等。同时,也可以了解孔子的故事和思想,深入了解得眼这个成语的背景和文化内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一眼就看出了我的小秘密,真是得眼啊!2. 初中生:老师的眼睛真是得眼如炬,总能看出我们的问题所在。3. 高中生:她的洞察力非常强,一眼就看出了这个人的真实想法,真是得眼啊!4. 大学生:作为一个警察,他的眼力非常敏锐,总能迅速发现问题,真是得眼如炬。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全面了解和记忆“得眼”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