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山带砺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hé shān dài lì ㄏㄜˊ ㄕㄢ ㄉㄞˋ ㄌㄧˋ

    河山带砺(河山帶礪) 

    封爵之誓词。极言国基坚固,国祚长久。语出《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封爵之誓曰:‘使 河 如带, 泰山 若厉。国以永寧,爰及苗裔’。始未尝不欲固其根本,而枝叶稍陵夷衰微也”。 裴駰 集解引 应劭 曰:“封爵之誓,国家欲使功臣传祚无穷。带,衣带也。厉,砥石也。 河 当何时如衣带,山当何时如厉石,言如带厉,国乃絶耳。”按,厉同“ 礪 ”。 唐 陆贽 《赐李纳王武俊等铁券文》:“功载鼎彝,名藏王府,子孙代代,为国勋臣,河山带礪,传祚无絶。” 明 宋濂 《送钱允一还天台》诗序:“﹝皇上﹞復念开国诸臣劳烈之多,锡以铁券以申河山带礪之誓。” 李光 《河山》诗之一:“河山带礪等閒封,惭愧旂常负鼎鐘。”

  • 基本含义
    河山带砺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用来形容一个地方经历了长期的磨砺和历练,变得坚强、有力量。
  • 详细解释
    河山带砺的“河山”指的是国家的疆土和自然景观,而“带砺”则表示经历了磨砺和历练。这个成语主要用来形容一个地方或一个人经历了各种困难和挑战,变得坚强、有力量。
  • 使用场景
    河山带砺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一个地方在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变得更加坚强和有能力。例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国家经历了战争和困难时期,最终变得强大。
  • 故事起源
    河山带砺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名将——李广。据传,李广是秦朝末年的一位将领,他曾经在边疆地区进行了多次战斗,经历了各种困难和挑战,但最终成功守住了边疆。他的坚韧和勇气被人们称为“河山带砺”。
  • 成语结构
    河山带砺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
  • 例句
    1. 这个城市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和建设,如今已经变成了一个河山带砺的现代化城市。2. 他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通过不懈的努力,最终成为了一个河山带砺的成功者。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河山带砺”与一个地方或一个人的经历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地方或一个人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挑战,最终变得坚强、有力量的情景。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一些英雄人物和名将,了解他们在河山带砺中的故事和成就。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经过了一年的学习和努力,如今已经变成了一个河山带砺的班集体。2. 初中生:我的父亲在工作中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通过不懈的努力,最终成为了一个河山带砺的成功者。3. 高中生:历史上有许多英雄人物经历了河山带砺,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