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五
zhòng wǔ
  • 拼 音:zhòng wǔ
  • 注 音:ㄓㄨㄙˋ ㄨ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农历五月初五日。即端午节,又称重午。 宋 王楙 《野客丛书·重三》:“今言五月五日曰重五,九月九日曰重九。” 明 袁宏道 《和伯修家字》:“京师盛重五,所在竞繁华。” 清 姚鼐 《祭侍潞川文》:“重五泛舟,万夫呼譟。”参见“ 端午 ”。

  • 基本含义
    指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 详细解释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节始于战国时期,起源于中国古代的龙舟竞渡和纪念屈原的活动。重五指的是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人们会进行龙舟竞渡、吃粽子、挂艾草和赛龙舟等活动,以纪念屈原和祈求健康和平安。
  • 使用场景
    重五通常用于描述或提醒人们端午节这个特定的节日,可以用于问候他人或讨论端午节相关的话题。
  • 故事起源
    重五的起源与屈原有关。屈原是中国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爱国诗人和政治家。据说,他因为忠于国家,被贵族排挤,最终投江自尽。为了防止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人们就在江边撒下米和挂上菖蒲叶。后来,为了纪念屈原,人们开始在五月初五这一天进行龙舟竞渡,同时吃粽子、挂艾草和赛龙舟等活动。
  • 成语结构
    重五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重表示重复、再次,五表示农历五月初五。
  • 例句
    1. 今年的重五,我们一家人都去参加龙舟竞渡比赛。2. 祝你重五快乐,端午节愉快!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重五这个成语:1. 将“重”字和“五”字一起记忆,联想到端午节这个特定的节日。2. 想象人们在端午节时的活动,如赛龙舟、吃粽子等,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和历史背景,以及其他与中国传统节日相关的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重五,因为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2. 初中生:重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人们会举行龙舟竞渡比赛。3. 高中生:重五这天,我们全家人都会聚在一起庆祝端午节,共享团圆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