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孺
yòu rú
  • 拼 音:yòu rú
  • 注 音:ㄧㄡˋ ㄖㄨ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孩童。 唐 萧颖士 《登宜城故城赋》:“市萧条以罕人,盗充斥以盈路,微奔走之僕御,有啼呼之幼孺。”

  • 基本含义
    幼稚的孩子。
  • 详细解释
    幼孺指的是幼稚、不成熟的孩子。在这个成语中,幼指年幼,孺指孩子。形容人年纪小,懵懂无知,缺乏经验和智慧。
  • 使用场景
    幼孺一词通常用来形容年幼的孩子,也可以用来指代思想、行为幼稚的人。可以用于描述儿童、学生或者某些成年人的幼稚行为。
  • 故事起源
    《左传·宣公二年》中有一则故事。公元前686年,鲁国有个名叫季康子的大臣,他的儿子年纪很小,但是非常聪明。有一天,季康子的儿子在家里跳舞,看上去非常可爱。季康子非常喜欢他儿子的表现,对他的孩子赞不绝口,称他为“幼孺”。从此以后,人们就用幼孺来形容年幼的孩子。
  • 成语结构
    幼孺是一个双音节的成语,由两个意义相近的词组成。
  • 例句
    1. 这个小男孩虽然年纪小,但是一点都不幼孺,思维非常成熟。2. 别看他年纪轻,但是他的思想比一些成年人都要成熟,一点都不幼孺。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幼稚”这个词进行类比来记忆。幼孺和幼稚在意义上有相似之处,都表示年幼、不成熟的意思。
  •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幼孺相关的成语,比如“幼稚园”、“幼稚无知”等,来扩展对幼孺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弟弟虽然只有5岁,但是他的行为举止一点都不幼孺。2. 初中生:有些同学在学习上还有幼孺的表现,需要更加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绩。3. 高中生:虽然我们是高中生,但是也不能幼孺无知,要有更加成熟的思维方式。4. 大学生: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远离幼孺的行为,要有更加成熟的人生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