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率
zhū lǜ
  • 拼 音:zhū lǜ
  • 注 音:ㄓㄨ ㄌㄩ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惩治首恶。 汉 王符 《潜夫论·断讼》:“《春秋》之义,责知诛率。” 汪继培 笺引 王绍兰 曰:“ 昭 二十六年:‘ 尹氏 、 召伯 、 毛伯 以 王子朝 奔 楚 。’ 何休 注云:‘立 王子朝 ,独举 尹氏 ,出奔并举 召伯 、 毛伯 者,明本在 尹氏 ,当先诛渠率,后治其党。’是诛率也。”

  • 基本含义
    指处死罪犯的比例或频率。
  • 详细解释
    诛率是由“诛”和“率”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诛”表示处死或惩罚,而“率”表示比例或频率。诛率表示处死罪犯的比例或频率。
  • 使用场景
    诛率一般用于讨论罪犯被处死的比例或频率,常见于法律、社会学等领域的讨论。
  • 故事起源
    关于诛率的起源没有明确的故事或传说。这个成语可能是在古代中国的法律制度中出现的,用于描述罪犯被处死的比例或频率。
  • 成语结构
    诛率的结构是“诛”和“率”两个字组成的。
  • 例句
    1. 这个国家的诛率非常低,几乎没有罪犯被处死。2. 在古代中国,诛率非常高,犯罪行为被严厉惩罚。
  • 记忆技巧
    可以将“诛率”与“处死比例”或“罪犯频率”联系起来。想象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中,罪犯被处死的比例非常高,这样就可以记住“诛率”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法律、罪犯惩罚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罪大恶极”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国家的诛率很低,所以犯罪分子很多。2. 初中生:我们学习了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知道了诛率非常高的时代。3. 高中生:在现代社会,诛率已经大大降低,法律对罪犯的惩罚更加人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