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孝
zhì xiào
  • 拼 音:zhì xiào
  • 注 音:ㄓㄧˋ ㄒㄧㄠ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谓极尽孝道。《礼记·祭义》:“至孝近乎王,至弟近乎霸。”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下》:“ 楷 ( 李楷 )字 公超 , 河 南人,以至孝称,栖迟山泽,学无不贯,徵聘皆不就。”《北齐书·元孝友传》:“崇壮丘陇,盛饰祭仪,邻里相荣,称为至孝。”

  • 基本含义
    指对父母孝顺至极的美德。
  • 详细解释
    至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念之一,指子女对父母孝顺至极的行为和态度。这种孝顺包括尊敬、照顾和关心父母的方方面面,不仅体现在物质上的供养和照料,还包括心灵上的陪伴和关怀。
  • 使用场景
    至孝这个成语常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对父母的孝顺程度,表达对孝顺的赞扬和推崇。可以用于赞美一个人对父母的关心和照顾,也可以用于鼓励他人要孝顺父母。
  • 故事起源
    至孝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孟子》一书。其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孟子的弟子荣禄的至孝事迹。荣禄为了孝敬母亲,不惜割股献给母亲做菜,以表达他对母亲的孝心。这个故事成为了后来至孝这个成语的来源。
  • 成语结构
    至孝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至”表示极度、极致,“孝”表示对父母的孝顺。
  • 例句
    1. 他对父母十分至孝,经常陪伴他们,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2. 她是一个至孝的女儿,每个周末都会回家看望父母。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至孝这个成语:1. 将“至”字理解为极度、极致,将“孝”字理解为对父母的孝顺。2. 可以将至孝与父母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孝顺的子女尽心尽力地照顾父母。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至孝相关的文化和价值观念,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家庭和亲情的重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是一个至孝的孩子,每天都会帮爸爸妈妈做家务。2. 初中生:他是一个至孝的哥哥,经常陪伴弟弟妹妹,帮助他们解决问题。3. 高中生: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至孝的人,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