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令公
yáng lìng gōng
  • 拼 音:yáng lìng gōng
  • 注 音:ㄧㄤˊ ㄌㄧㄥˋ ㄍㄨㄙ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对 北宋 名将 杨业 的誉称。 业 初为 五代 北汉 将领,善骑射,人称“无敌”。归 宋 后,任知 代州 兼 三交 驻泊兵马都部署。屡败 契丹 ,战功卓著。 雍熙 三年(公元986年) 宋 军北征, 业 因矢尽援绝,被俘,绝食死。《宋史》有传。后来小说、戏剧中以 杨业 事迹为引线演为 杨 家将故事。 元 徐大焯 《烬余录》甲编:“ 兴国 五年, 太宗 莫州 之败,赖 杨业 护驾,得脱险难。 业 , 太原 人,世称 杨令公 。” 明 秦淮墨客 《<杨家将演义>序》:“ 宋 起鼎沸之后,一时韜鈐介胄之士,师师济济,忠勇如 杨令公 者,盖举世不一见云。”《杨家将》第七回:“ 太宗 封赏毕, 杨令公 等谢恩出。”参见“ 杨家将 ”。

  • 基本含义
    杨令公是指忠诚、坚定的守护者,比喻对事业或朋友忠心耿耿。
  • 详细解释
    杨令公源自中国传统故事《杨令公挂帅》,讲述了明代末年,杨令公担任挂帅的故事。杨令公忠诚、勇敢,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他不畏艰险,坚定地执行任务,并且始终保持忠诚于国家和首领。因此,杨令公成了忠诚的象征。
  • 使用场景
    杨令公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对事业或朋友忠心耿耿,坚定不移的人。可以用于表达对某人的信任和赞赏,也可以用于形容自己对某事的坚持和忠诚。
  • 故事起源
    《杨令公挂帅》是中国传统故事中的一个故事,讲述了杨令公担任挂帅的故事。故事中的杨令公以其忠诚、勇敢的品质,成为了忠诚的象征,后来就有了“杨令公”这个成语。
  • 成语结构
    杨令公是由杨、令、公三个字组成的,其中“杨”是姓氏,“令”指挂帅的职位,“公”表示官职或头衔。
  • 例句
    1. 他是我们团队的杨令公,始终忠诚于公司。2. 她是我的好朋友,我们互相支持,就像杨令公一样。
  • 记忆技巧
    可以将“杨令公”这个成语与杨令公挂帅的故事联系起来,通过想象杨令公忠诚、坚定的形象,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忠诚、坚定相关的成语,如“忠心耿耿”、“坚定不移”等,来进一步丰富对这些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我们班级的杨令公,总是帮助其他同学。2. 初中生:我希望成为像杨令公一样的人,为社会做出贡献。3. 高中生:在学习的道路上,我们要像杨令公一样坚持不懈,努力取得好成绩。4. 大学生: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成为杨令公这样的忠诚、坚定的人。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们要像杨令公一样忠诚于公司,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