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述
zhe shù
  • 拼 音:zhe shù
  • 注 音:ㄓㄜ ㄕㄨ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撰写文章;编纂。《汉书·叙传上》:“﹝ 班固 ﹞ 永平 中为郎,典校祕书,专篤志於博学,以著述为业。”《后汉书·应劭传》:“凡所著述百三十六篇。又集解《汉书》,皆传于时。” 唐 刘知几 《史通·史官建置》:“寻自古太史之职,虽以著述为宗,而兼掌历象、日月、阴阳、管数。”
    (2).著作和编纂的成品。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世人之著述,不能无病。”《南史·徐广传》:“如 袁宏 干宝 之徒,赖有著述,流声於后。”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序》:“ 文莹 收古今文章著述最多,自国初至 熙寧 间,得文集二百餘家,仅数千卷。” 阿英 《戎行兼言艺文事》:“他( 陈毅 )对 中国 古典文学和近代文史著述,也广泛涉猎。”

  • 基本含义
    指写作、著述。形容人有才华,善于写作。
  • 详细解释
    着述是一个用来形容人才华出众,擅长写作的成语。它强调了人们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能力和才华。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作品的创作过程和成果。
  • 使用场景
    着述这个成语通常用来赞扬那些擅长写作的人,或者形容某个作品的文笔优美。它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的对话中使用,也可以在文学作品中出现。
  • 故事起源
    着述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论语·子罕篇》中。据说,孔子的弟子曾向他请教写作的方法,孔子回答说:“着述者,其志也。非其志者,其曲也。”意思是说,善于写作的人是有志向的人,只有有志向的人才能写出好文章。
  • 成语结构
    着述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是“着”,意思是“写作”,第二个字是“述”,意思是“陈述”或“表达”。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表示写作能力的成语。
  • 例句
    1. 他的着述才华让人叹为观止。2. 这篇文章的着述非常精彩,值得一读。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坐在桌前,专心致志地写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写作和表达相关的成语和词语,比如“笔耕墨田”、“文人墨客”等。这些词语都与写作和表达有关,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着述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写故事,我希望将来能够有着述的才华。2. 初中生:老师说我写作水平很高,他称赞我有着述的能力。3. 高中生:我正在准备参加写作比赛,希望能够展现自己的着述才华。4. 大学生:我正在学习文学创作,希望将来成为一名有着述才华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