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米
yì mǐ
  • 拼 音:yì mǐ
  • 注 音:ㄧˋ ㄇㄧ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 东汉 末天师道首领 张鲁 于 初平 二年(公元191年)率徒众攻取 汉中 ,在各地设义舍,置义米、义肉,过路者量腹取足。参见“ 义舍 ”。
    (2). 晋武帝 时规定边远的少数民族居民不课田,每户交米三斛,再远的交五斗,名为“义米”。见《晋书·食货志》。
    (3).谓备荒救灾之米。《宋史·理宗纪四》:“ 湖北 诸郡,去年旱潦饥疫,令 江陵 、 常 、 澧 、 岳 、 寿 诸州,发义仓米振糶。”《宋史·食货志上》:“诸路已糶义米价钱,州郡以低价抑令上户补糴,正税逃阁,义米用亏。”

  • 基本含义
    形容人有正义感、有道德准则,不为个人私利而奋斗。
  • 详细解释
    义米是由“义”和“米”两个字组成的成语。义指正义、公正,米指谷物、米饭。义米这个成语原本指的是为了正义而奋斗,不为个人利益而计较。后来,义米也引申为有道德准则、有正义感的人。
  • 使用场景
    义米常用于形容那些为了正义而奋斗,不计较个人得失的人。可以用来表扬有道德操守、有正义感的人,也可以用来自嘲或讽刺那些只顾个人利益而不顾大局的人。
  • 故事起源
    关于义米的故事并不多见,可能是因为这个成语的使用并不十分广泛。在古代,农民以种植谷物为生,而谷物象征着生活的基本需求。因此,义米可以理解为为了正义而奋斗,不计较个人利益,就像种植谷物一样,是人们生活的基石。
  • 成语结构
    形容词+名词
  • 例句
    1. 他是一个真正的义米之人,总是为了正义而努力奋斗。2. 面对诱惑,她始终保持着义米的品质,从不为个人利益而屈服。
  • 记忆技巧
    可以将义米的发音“yì mǐ”与“义米”的形象进行联想,想象一个人站在一堆谷物上,高举着正义的旗帜,表达他为了正义而奋斗的精神。
  •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文章、故事,了解更多关于义米的内容,以及相关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应该像义米一样,为了正义而努力学习,不做欺凌他人的事情。2. 初中生:他是班级里的义米之人,总是站出来维护正义,保护弱者。3. 高中生: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能够保持义米的品质并不容易,我们应该努力坚守自己的道德准则。4. 大学生:作为年轻一代,我们要以义米的精神为榜样,为社会的公正和正义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