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阳
yú yáng
  • 拼 音:yú yáng
  • 注 音:ㄧㄩˊ ㄧㄤ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地名。 战国 燕 置 渔阳郡 , 秦 汉 治所在 渔阳 (今 北京市 密云县 西南)。《史记·陈涉世家》:“ 二世 元年七月,发閭左适戍 渔阳 ,九百人屯 大泽乡 。”
    (2).地名。 唐玄宗 天宝 元年改 蓟州 为 渔阳郡 ,治所在 渔阳 (今 天津市 蓟县 )。 唐 杜甫 《后出塞》诗之四:“ 渔阳 豪侠地,击鼓吹笙竽。” 清 洪昇 《长生殿·传概》:“ 唐明皇 欢好霓裳讌, 杨贵妃 魂断 渔阳 变。”
    (3).即《渔阳参挝》。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闹榭》:“《玉树》难谐拍,《渔阳》不辨挝。”参见“ 渔阳参挝 ”。
    (4).复姓。 汉 有少府 渔阳鸿 。见《通志·氏族三》。

  • 基本含义
    渔阳是指渔夫在阳光明媚的天气下垂钓,比喻人们在安逸舒适的环境中消磨时光,不思进取。
  • 详细解释
    渔阳这个成语源自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据说,有一位渔夫居住在渔阳地区,那里的环境优美,阳光明媚,适合垂钓。这位渔夫整日悠闲地垂钓,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没有任何进取心和追求。渔阳因此成为了形容一个人在安逸环境中不思进取,贪图享乐的成语。
  • 使用场景
    渔阳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消极怠工,追求享乐,不思进取的状态。可以用来批评那些缺乏进取心、懒散度日的人,也可以用来自嘲自己过于懒散、缺乏进取心。
  • 故事起源
    渔阳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传说。故事中的渔夫过着悠闲的生活,不思进取,这个故事被后人引用并形成了成语。
  • 成语结构
    渔阳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可以作为主语、谓语或宾语出现在句子中。
  • 例句
    1. 他整日无所事事,真是个渔阳之辈。2. 不要只顾着渔阳,要有进取心才能成功。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渔夫在阳光明媚的天气下垂钓的场景,来记忆渔阳这个成语。想象一个渔夫悠闲地垂钓,享受阳光和安逸的环境,这样就能够记住渔阳的含义。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渔阳的成语故事,可以深入探讨中国古代文化中对于进取心和懒散态度的思考。同时也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比如“桃园渔樵”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不想读书,想像渔阳一样过悠闲的生活。初中生:他整天只知道打游戏,真是个渔阳之辈。高中生:我不想只在渔阳中度过青春,我要追求更多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