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残
zhū cán
  • 拼 音:zhū cán
  • 注 音:ㄓㄨ ㄘㄢ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诛灭。《史记·楚世家》:“今子将以欲诛残天下之共主,居 三代 之传器,吞三翮六翼,以高世主,非贪而何?”《宋书·毛脩之传》:“ 高祖 虑 脩之 至 蜀 ,必多所诛残,土人既与 毛氏 有嫌,亦当以死自固,故不许。”《梁书·武帝纪上》:“勦戮忠贤,诛残台辅,含寃抱痛,噍类靡餘。”

  • 基本含义
    诛杀和残害。
  • 详细解释
    指残忍杀害或残害他人。
  • 使用场景
    多用于形容暴力行为或恶劣行径,强调残忍和恶劣的程度。
  • 故事起源
    《左传·宣公十年》载:“君子不诛残。”这句话出自《左传》中的一则故事。公元前600年,鲁国的宣公十年,鲁国的国君宣公因为发现有人谋害自己,于是下令搜查。在搜查行动中,发现了一个叫做季孙的人,他被怀疑是谋害宣公的凶手。然而,当宣公问及季孙的父亲是否知情时,季孙的父亲坚决否认,并表示季孙从小就是个孝顺的孩子,不会做出谋害国君的事情。宣公相信了季孙的父亲,没有诛杀季孙,最终得知真凶是另外一个人。从此,人们用“君子不诛残”来形容一个有道德底线、不会随意伤害他人的人。
  • 成语结构
    动宾结构。
  • 例句
    1. 他被指控诛残了无辜的人,引起了公愤。2. 这个残暴的独裁者一手诛残了无数的人民。3. 我们要呼吁社会共同努力,杜绝诛残行为的发生。
  • 记忆技巧
    可以将“诛残”这个成语与其基本含义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被残忍地杀害的场景,以此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诛心之论”、“残忍”等,以丰富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一起玩的时候,他的朋友诛残了他的玩具。2. 初中生:这个故事中的坏人诛残了无辜的人,太可怕了。3. 高中生:我们要加强法律意识,杜绝一切形式的诛残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