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缛
zǎo rù
  • 拼 音:zǎo rù
  • 注 音:ㄗㄠˇ ㄖㄨ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繁密的色彩。 南朝 宋 袁淑 《桐赋》:“越众木之薰狥,胜杂树之藻縟。” 唐 李德裕 《通犀带赋》:“匠者以其灵可御邪,光能远烛,翦截本末,发挥藻縟。”
    (2).引申为修饰文辞。 唐 郑亚 《<会昌一品集>序》:“铺舒名实,藻縟文质。”

  • 基本含义
    形容文章或诗词的文采华丽,用词优美。
  • 详细解释
    藻缛的字面意思是“水草的华丽”。在古代,人们常常将水草用来装饰或点缀诗文,以增加诗文的华丽和优美。因此,藻缛成语的含义就是形容文章或诗词的文采华丽,用词优美。这个成语常用来夸奖文学作品的优美程度。
  • 使用场景
    藻缛这个成语常常用于文学评论或文学创作中,来形容文学作品的优美和华丽。也可以用于形容其他艺术作品,如绘画、音乐等。
  • 故事起源
    藻缛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左传·庄公二十年》。相传,春秋时期,齐国的庄公在位时,曾经有一位名叫藻缛的文学家,他的文章写得非常华丽而优美。庄公非常欣赏藻缛的才华,他赞美藻缛的文章就像水草的华丽一样,因此,后来人们就用藻缛这个成语来形容文章或诗词的华丽和优美。
  • 成语结构
    藻缛是一个形容词的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1. 这篇文章写得真是藻缛,字字珠玑,句句经典。2. 这首诗的词藻真是藻缛,读起来让人陶醉。
  • 记忆技巧
    可以联想藻缛的字面意思,即水草的华丽。想象一幅美丽的湖泊,湖面上漂浮着各种华丽的水草,这个景象就像华丽的文学作品一样。在学习时,可以用这个联想来记忆藻缛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学习藻缛这个成语的同时,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和古代文学评论的发展历程,以及古代文人的创作理念和审美观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幅画的颜色很藻缛,让人眼前一亮。2. 初中生:这篇作文的词藻真是藻缛,读起来像是一幅美丽的图画。3. 高中生:这首诗的藻缛之处在于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想。4. 大学生:这篇论文的藻缛之美令人叹为观止,展现了作者的才华和修养。